新華網天津6月22日新媒體專電(記者 李鯤)世界經濟論壇令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瑞士小鎮達沃斯聞名世界,而在渤海之濱上演“雙城記”的新領軍者年會,則讓世界經濟論壇的中國聲音越發響亮。
26日至28日,第十屆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將在天津舉辦,來自90個國家的1700多位嘉賓將展開200多場討論,在渤海之濱熱情洋溢的夏季續寫阿爾卑斯山麓冬季白雪皚皚的睿智。
2007年,達沃斯論壇穿越八千公里,從亞歐大陸的另一端來到中國,在大連、天津兩座城市輪替上演,10年來,中國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與瑞士的冬季達沃斯論壇交相輝映,共同為世界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世界經濟論壇的前身是其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先生于1971年創辦的歐洲管理論壇,1987年改為現在的名稱后,這個論壇逐漸得到更廣泛的重視并被譽為“非官方的國際最高級會談”。關于這項盛會為何會來到中國,施瓦布曾公開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世界經濟論壇把目光投向新興經濟大國和成長型公司,而中國已成為新領軍者之一。
事實上,中國與達沃斯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1979年,改革開放后的中國便首次收到了來自達沃斯的邀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世界經濟論壇的中國話題日益增多,2005年,施瓦布提出“中國夏季達沃斯”的設想,2006年,世界經濟論壇北京代表處成立。經過中方的不斷努力,2007年,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渤海之濱的大連召開。
據夏季達沃斯論壇天津籌備辦議題組組長、南開大學副校長佟家棟介紹,通常情況下,冬季達沃斯討論全球總體的問題、重大的問題,而夏季達沃斯議題具有更明顯的前瞻性和探索性,符合其新領軍者年會的定位。
縱觀中國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題:變化中的力量平衡、下一輪增長的浪潮、重振增長、可持續增長、“關注增長質量,掌控經濟格局”、塑造未來經濟、“創新:勢在必行”、“推動創新創造價值”、描繪增長新藍圖、“第四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力量”,10年來的中國達沃斯見證了世界經濟從發生金融危機到逐步復蘇的全過程。
佟家棟認為,論壇主題的演進是全球精英在中國研判世界經濟走勢的一個縮影,一般來講,金融危機后是經濟衰退、產業調整,然后會有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出現,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似乎沒有哪種新的產業能夠把GDP迅速拉動起來,但是,在大家忙碌尋覓新增長點的同時,深刻的變化卻也實實在在地發生著。
佟家棟說,10年來,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材料技術不斷推進,比如微信、支付寶降低了交流和支付成本,比如跨境電商減少了貿易中間環節、增加了貿易量,再比如新材料的廣泛應用減少了對不可再生原料的依賴,這種變化絕對是一場新的革命。
他認為,從尋找新的增長點到認清新工業革命降低成本和便利化的特點,中國夏季達沃斯論壇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把握越來越準確。
另一方面,中國作為快速發展的大國,其本身的發展也為全球精英討論世界經濟提供了一個鮮活的范本。佟家棟認為,達沃斯為中國經濟對外開放打開了一扇窗口,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一點從中國對達沃斯論壇日益深刻的融入就可以看出。
據夏季達沃斯天津籌備辦公室介紹,開始幾屆夏季達沃斯召開時,他們真的只是在開會,而隨著與組委會彼此信任的加深,中國方面逐漸深度參與其中。論壇的核心是議題,2010年,天津成立了由佟家棟等專家牽頭的議題組,通過主動報送議題成功將許多中國百姓關注的、涉及城市及國家利益的話題寫進議程,讓國際精英為中國發展出謀劃策。
記者翻閱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初步議程了解到,圍繞中國經濟,論壇設立了“中國‘十三五’規劃:增長新藍圖”、“聚焦中國:供給側改革”等會議,中國韻味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