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關系處于歷史最佳時期——訪中國駐波蘭大使徐堅
2016-06-19 15:26:50??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李霖 王祥楠 |
分享到:
|
【特別報道】 “中波關系處于歷史最佳時期”——訪中國駐波蘭大使徐堅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于本月19日至21日對波蘭進行國事訪問。日前,中國駐波蘭大使徐堅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徐大使對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關系進行了回顧和梳理,認為當前中波關系正處于歷史最佳時期,并對兩國關系提升至新的高度充滿信心。 波蘭高度重視對華關系 徐堅表示,波蘭是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兩國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2011年中國和波蘭締結了戰略伙伴關系,之后雙方在各領域不斷深化合作。此次習主席訪波期間,兩國元首將簽署《聯合聲明》,將兩國關系提升到新的高度,因而此次訪問具有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 近年來,加強對華務實合作友好已經成為波蘭各界的共識,不受政黨更替的影響。去年9月3日,波蘭眾議長和總參謀長出席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其中總參謀長代表了北約國家中出席儀式的最高軍隊領導人;波蘭總統杜達去年將中國作為其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亞洲出訪國;今年以來,波蘭外長以及多位部長訪華,可以看出波蘭新政府對推動中波關系的積極態度。波方多次正式邀請習主席來訪,此次將對習主席訪波的活動場所、禮賓規格等方面給予一系列高規格接待,充分說明波方對發展兩國關系的高度重視。 波蘭積極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 徐堅表示,首屆中國-中東歐“16+1”峰會2012年在波蘭華沙舉行,此后波蘭對“16+1合作”態度越來越積極。去年,波蘭總統杜達出席蘇州“16+1”中國-中東歐領導人峰會,是參加峰會的唯一一位國家元首。訪問期間,中波兩國共同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杜達總統則明確表示波蘭愿加入“一帶一路”的“朋友圈”。波方希望發揮在“16+1合作”中的“火車頭效應”,帶動其他中東歐國家一同與中國實現互利共贏。 波蘭至今還是唯一加入亞投行的中東歐國家,這一方面是看重了中國的地位和實力;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波蘭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重視由中國倡議的亞投行帶來的實在好處。波蘭在公路、港口、高鐵、機場、工業園區、內河航運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投入。中國則在這些方面有意愿、有資金、有技術,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合作空間廣闊。目前,中國-中東歐合作基金的5億美元中已有4億多美元用在了波蘭的項目上,第二期該基金將擴展至10億美元。 此外,已有20多條中國通往歐洲的“中歐班列”抵達波蘭或路過波蘭,其中蓉歐鐵路的兩頭連接了四川成都與波蘭羅茲,由于雙方交流增多,四川省與羅茲省、成都市與羅茲市都結成了友好省市,波蘭還在成都設立了總領館,四川在波蘭也設立了代表處。可以說,“中歐班列”不僅發揮了貨物運輸的作用,也成為促進人文交流的紐帶。 共同推進兩國人文交流 徐堅表示,波蘭是歷史文化豐富的歐洲國家,重視與中國在文化領域的合作交流。自2011年起,“歡樂春節”活動每年都會在波蘭各地展示不同地域的中華文化,受到越來越多波蘭人的喜愛。今年波蘭副總理兼文化部長全程觀看了“歡樂春節”演出。目前在波蘭已開辦5所孔子學院,多所幼兒園、小學、中學開展漢語教育,學習漢語在波蘭已經成了時尚。 在民間交往中,波蘭的青年人對中國及中國文化也表現出越來越多的興趣。比如現任波中友好協會會長是一名年輕的波蘭女士,她經常組織促進波中友好的活動,現在已經成了中國媳婦。還有一位叫肖達克的波蘭小伙子,在社交媒體上自發創辦了“中國-我喜歡”公眾號,堅持撰寫涉華報道,推送中國文化、歷史、社會和中波交往動態,吸引了不少粉絲。這些年輕人是中波兩國民間交往的代表,將把老一輩的傳統友好關系繼承發展下去。 徐堅最后表示,波蘭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國家,也是歐盟中非常重要的國家。中國國家主席在時隔12年后再訪波蘭,必將對兩國關系發展產生引領作用,同時也將對推動“16+1合作”和中歐合作起到重要作用。 |
相關閱讀:
- [ 06-17]習近平在波蘭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推動中波友誼航船全速前進》
- [ 06-17]中波“老友”關系走進新時代(大使隨筆)
- [ 06-17]專訪:開啟中波戰略伙伴關系提速升級新時代——訪中國駐波蘭大使徐堅
- [ 11-25]習近平同波蘭總統會談:提高中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水平
- [ 09-23]中波戰前郎平語氣輕松 希望年輕球員多積累經驗
- [ 04-26]溫家寶說中波關系站在了新的更高的起點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