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網感”判斷內容好壞 本屆電視節上,除了不斷被強化的受眾主體——年輕人之外,“網感”是業內普遍提及的又一個關鍵詞。一部劇、一檔綜藝節目有沒有“網感”,成為能否吸引用戶觀看的必備特征。那么,究竟什么是“網感”? 對此,中匯影視創始人侯小強解釋稱,具有“網感”的電視劇必然具備幾個特點:新鮮的類型、良好的口碑以及極致的題材。以近年受年輕人喜歡的玄幻、仙俠等故事類型為例,侯小強認為距離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并具有很強的代入感和參與感的電視劇,可被稱之為“網感”十足。在進擊文化傳媒總經理陳益韜看來,“網感”即為“共鳴”,當下IP改編的熱潮實際上就是尋找共鳴、深度挖掘IP內涵的過程。 據王娟透露,從大數據的角度看,令年輕觀眾愿意為之買單的“網感”作品,都具備了快節奏、“腦洞”大的特點,而非演員的“高顏值”。“我們想象年輕人肯定愛看顏值高的‘小鮮肉’,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讀。數據顯示,74.3%的用戶更關注故事類型和情節,演員陣容則排第二。” 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意識到,打造一部有“網感”的劇集并非只需要在演員陣容上下功夫。最近全網收視點擊率頗高的電視劇《我的奇妙男友》總制片人張娜表示:“跟年輕人打交道,真誠最重要。”而在樂漾影視傳媒董事長甘薇看來:“靜下心做好的作品、好的內容,好的內容會帶動一切的市場。” 實際上,年輕人的觀看口味多種多樣,所謂的“網感”恐怕很難一言概之。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以下簡稱“B站”)首席運營官李旎舉例說,像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曾在電視臺播出,但并未引起很大反響,反而是在B站播出后迅速走紅,很多年輕人,甚至直呼片中一位修繕文物的“王師傅”為男神。“我們最初也十分驚訝,由此也意識到,年輕人其實對觀看內容的需求十分純粹,既要認真地表達故事本身,同時對個性化以及精神文化的需求更高。” 馬延琨對“網感”的定義和李旎不謀而合。對于一檔綜藝節目來說,網綜和傳統電視臺綜藝差異其實并不大。“好的節目是有共性的。當下年輕人因為有了更多的觀看經驗,他們對當下節目的精品化訴求達到了一個高點。對節目制作方來說,這則是一個全新的挑戰,當然也是很大的機會空間。” 版權價格不斷上漲仍是行業痛點 記者注意到,未來一年的重磅電視劇如《如懿傳》、《擇天記》、《歡樂頌2》、《海上牧云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騰訊視頻都高價購買了其版權,而僅在四五年前,當時最火的《甄嬛傳》,其網絡版權也只是30萬元一集,但同級別的劇在去年單集價格漲了10倍,而今年更是一下子猛漲了30倍。 盡管像《如懿傳》這樣的天價版權電視劇只是少數,但國產劇版權價格一路攀升已是不爭的事實。在影視劇市場,電視臺已不再是唯一買手,幾大視頻網站紛紛“一擲千金”搶占資源,優質劇集資源價格戰的戰場已從傳統電視臺擴展到所有播出平臺。高價出售版權使得電視劇制作方成為最直接受益方,但對于視頻平臺來說,版權價格飛漲則成為行業痛點。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刺激著劇價一路高漲? 對此,曾打造過《虎媽貓爸》等精品大劇的制片人黃瀾分析認為:“所謂的天價背后,其實是觀眾的強烈需求,有需求才有市場供給。之所以版權價格持續上漲,是因為創作的核心資源也在漲價。同時,優質劇集雖然賣得貴,但也可以為播放平臺帶來更大價值。” “上游獲利,下游買單。”騰訊視頻版權合作部總經理韓志杰一針見血地指出天價購劇帶來的行業尷尬。如今,他更關注如何才能終結這一局面。 然而天價購劇帶給行業的另一個思考則是——貴的劇就一定是好劇嗎? 慈文影視董事長馬中駿坦承,現在的市場確實存在泡沫。“在良莠不齊的市場中,更需要理性的判斷。”馬中駿認為,要想讓“天價飯局”成為“平民盛宴”,就要給年輕編劇和演員更多機會。 增加定價權還是加強自制? 在黃瀾看來,目前出現天價購劇的原因還在于各大視頻網站在彼此競爭的過程中尚未建立起公平合理的版權價格評估體系。為此,黃瀾建議道:“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不應該僅僅體現在競價上,而要注重差異化的定位,打開局面,增加定價權。” 黃瀾表示,她更希望視頻網站購劇的出發點是基于對優質資源的追求。如果雙方能夠以版權價格為基礎進行合作,這將是行業未來發展呈現出的良好態勢。對此,知名編劇、制作人白一驄站在內容制作方的立場回應稱,他更渴望將來能夠出現用戶為單部劇集付費,這樣的情況更有利于制作方以內容和用戶做真正的互動。 經過近幾年電視劇版權市場的持續自由增長,對于投入越來越大的視頻網站參與方來說,他們希望能夠成為市場規則的制定者,推動這一市場從傳統的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型。對此,樂視視頻總裁高飛大膽提出了“保底分成”的模式,即不再將買劇變成“一錘子買賣”。他認為“保底+分成”其實對于創作者更有利,因為有保底的存在,對他們來講相對比較安全,一旦可分配的收入足夠大,保底反而會變成不重要的因素。 “這樣的合作方式可以很好地平衡保底和分成總收益之間的關系,讓大家回到原點,創作者只要安心、專注地把作品做好就可以。”在高飛看來,這種新的合作模式,使得日益浮躁的市場能夠有效回歸到電視行業最根本的制勝法則上,即“內容為王”。 高飛推崇的新模式能否結束天價購劇,目前尚未可知。不過,各大視頻網站近幾年持續發力的自制內容似乎要到了收獲的季節。僅從網絡自制綜藝目前的盈利情況來看,視頻網站曾經天價購買綜藝版權的情況已經有所緩解。 據馬延琨介紹,騰訊視頻的自制綜藝節目已經過了燒錢的階段,雖沒有大面積盈利,但也沒有虧損。“騰訊綜藝的自制和采購內容已變為1∶1的比例,相較于采購版權,視頻網站開始傾向于開發自制內容,一方面是因為性價比更高,更符合平臺用戶的屬性,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IP的全產業鏈開發。而面對網絡綜藝提供的越來越廣闊的機遇,一些電視臺也開始主動調整戰略,反過來為視頻網站提供內容。” |
相關閱讀:
- [ 06-13]上海電視節胡歌孫儷分獲帝后 胡歌車禍后十年蛻變
- [ 06-13]“電視問政”不能成為形式上的“創新”
- [ 06-12]粉絲催生電視"新生態" 如何將關注度轉變成收視率
- [ 06-12]上海電影電視節星光熠熠
- [ 06-12]2016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鋪開紅毯 中外影片參展參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