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6月9日專電(記者李雙溪)“520”在朋友圈中剛刷過屏,不知道“530”網紅節你就又out了。近年來,各種網絡狂歡層出不窮,傳統節日卻相對冷清。對很多人來說,端午節就是“粽子節”。專家認為,這反映出人們對傳統習俗的傳承不足。 近日,一條“端午節老習俗知多少”的圖文微博熱傳,其中列出了劃龍舟、系五彩線、插艾蒿、飲雄黃、蘭湯沐浴、跳鐘馗、包粽子、吃五毒餅等十多種活動。一些網友看完后感嘆:過端午節原來不只是吃粽子呀…… 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近年來各種網絡造節運動。“光棍節”“吃貨節”“賣萌節”“網紅節”……提前幾天,就有商家開始造勢。到了“節日”當天,更少不了拍照片、曬幸福、發紅包等,不少人熱衷追捧,樂此不疲。 民俗學專家表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往往歷經千年傳承,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年輕人對傳統節日的傳承和挖掘不夠,往往通過重新創造節日來獲得自我認同。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民俗學家曹保明表示,像端午節等節日,還有很多可以發掘的文化習俗。我們應豐富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給傳統節日增加新的元素和時代氣息,讓傳統節日更加年輕化、更加網味十足。 |
相關閱讀:
- [ 06-09]福州:端午節前通報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典型案例
- [ 06-09]兩岸文創讓福建安海端午節“大不同”
- [ 06-09]福州萬寶地下通道開通 萬寶天橋端午節后開拆
- [ 06-09]龍海邊防官兵端午節走訪慰問苦難群眾
- [ 06-09]端午節將至---福州粽香紐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