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對于每一位考生來說,由于就業壓力的加大,專業的選擇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對于高校而言,專業設置也越來越影響著招生質量和長遠發展。 據新華網報道,第三方社會調查機構麥可思近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互聯網開發及應用、中小學教育成為2015年畢業生社會需求量持續增加的職業。有專家表示,這些專業的升溫與“互聯網+”和全面二孩政策等大政方針有著緊密聯系。 然而同時,不少高校的專業設置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江蘇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不少專業都屬于“盲目跟風”,經濟熱的時候,連文學院都開出了與經濟相關的專業,“這樣的畢業生不滯銷才怪?!?/p> 專業設置與就業“倒掛”的現象,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前高等教育專業結構與社會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 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近年推出了高校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為一些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降溫”。 不少地方招辦部門負責人也感到,目前我國仍缺乏有效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一些專業可能明知就業并不好,但家長有意愿,學校也花了錢招了老師建了隊伍,一旦不辦了,老師怎么辦?所以學校也很難建立相應退出機制。此外,就業率能否真實反映畢業生的需求情況,也是一個問題。 專家指出,現在獨生子女家庭普遍對孩子的就業環境和工作待遇等比較關注。一些專業雖然急缺人才,但是由于對應職業的勞動強度大、風險高,考生和家長都不愿填報,如兒科專業、公安專業等。 也有專家認為,專業設置與現階段經濟發展狀況息息相關,因為行業、地域待遇差距明顯,大眾自然追求輕松、社會地位高、待遇好的專業,也就有了所謂的熱門專業及冷門專業。但當經濟發展到高階段,各個行業差距不大,公眾才會真正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來選擇專業,屆時冷熱就不會這么明顯。 |
相關閱讀:
- [ 06-07]高校教師點評福建高考作文:要跳出教育談人生
- [ 06-07]美高校迎畢業季 名校中國留學生對未來信心滿滿
- [ 06-07]高校青年教師思政工作怎么做?浙江傳媒學院從難題入手找準突破口
- [ 06-07]第三屆廈臺高校物流案例分析邀請賽在廈門華廈學院舉辦
- [ 06-07]教育部:高校不準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