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細解科技創新“三昧”
2016-06-07 16:36:29??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6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順天時 ——識變應變求變,不失機遇只爭朝夕 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習近平指出,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 科技革命一浪趕一浪,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最大“天時”。順天時就是抓機遇,就是“識變”“應變”“求變”。 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習近平將科技比作國之利器,是“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的核心要素。 我國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但依然面臨重大科技瓶頸。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 習近平要求,抓科技創新,不能等待觀望,不可亦步亦趨,當有只爭朝夕的勁頭。 時不我待,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我國科技界要堅定創新自信,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盡快超越“跟跑”階段,實現與世界發達國家“并跑”直至“領跑”,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 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鞠鵬 攝 應地利 ——狠抓科技創新,牽住發展全局“牛鼻子” 當前,我國進入了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并聯發展、疊加發展的關鍵時期,自主創新空間廣闊、動力強勁。發展的“地利”條件充足。 但“地利”不會一成不變。長期以來主要依靠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支撐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方式已不可持續,經濟中的不少領域還大而不強、大而不優,國際國內的一些消極因素也在不斷地蠶食、削弱已有的“地利”條件。 守住“地利”進而拓展“地利”以什么為先?習近平的回答是科技創新。他說,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新形勢下,經濟發展正面臨著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繁重任務。 老是在產業鏈條的低端打拼,老是在“微笑曲線”的底端摸爬,總是停留在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環節而占領不了附加值高的研發和銷售這兩端,不會有根本出路。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任務,必須在推動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經濟和產業發展亟需的科技問題,圍繞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方面需求,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同時,實現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與改善人民生活都需要科技創新提供強大動力。 習近平對科技創新反復強調,詳加論述,意圖非常明確:在改革攻堅期,必須緊緊扭住科技創新這一發展之要。 |
相關閱讀:
- [ 06-07]習近平曾對考生說:考上可喜考不上也不用悲觀
- [ 06-07]習近平細解科技創新“三昧”
- [ 06-07]福建召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座談會
- [ 06-07]習近平: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而不懈努力
- [ 06-07]習近平引詩句談中美關系:“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