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人一生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睡眠上,不過早起困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日本Livedoor新聞網6月4日為我們進行了科學大揭秘。 對于那些早起困難的人而言,可能認為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的人簡直不可思議。然而實際上,能夠早起的人過著更加有創造性的生活。 不過,早上起床困難的人也并不單純是因為“有睡懶覺的壞習慣“。 睡眠相關研究已得出,人的睡眠時間在DNA上有所反映。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體內生物鐘,而不會與他人體內的生物鐘時間完全一致。這是因為每個人遺傳基因中的“生物鐘類型”不同,并且由此決定了是“清晨型”、還是“夜間型”的睡眠類型。 通過研究人的生物鐘類型,分析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睡眠類型得出,人在休息日的常規睡眠時間是晚上11點到早上7點。 但是,還有些人例外,這些人晚上睡得早,早上起得晚。這些異于常規睡眠類型的人每天早上都有陷入時差癥的感覺。 而那些休息日睡眠時間是晚上11點到早上7點,保持常規睡眠類型的人,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時間也大致相同,睡眠時間符合社會的節奏。 然而,屬于夜間型的人,其工作日的睡眠時間比較短,休息日睡眠時間偏長。因此,他們在休息日后的工作日會經歷幾個時間帶,而且總有一種旅游歸來的困乏感。 為什么有的人會成為夜間型人群呢?我們需要關注腦內的時間中樞。 哺乳類動物的時間中樞是存在于下丘腦“視交叉上核(SCN)”的神經元束。擁有一般體內生物鐘的人,過了21點,視交叉上核會分泌出與睡眠相關的荷爾蒙“褪黑激素”,向腦部松果體發出命令…… 21點后會越來越困。22點半左右,大腸停止排便的蠕動。第二天早上4點半左右,人的體溫達到最低……6點45分,血壓升到最高。通過一系列睡眠循環,到10點左右,身體機能達到最活躍狀態。 然而,屬于夜間循環類型的人,他們的這些活動都將推遲幾個小時,并且幾乎不存在修正的方法。 這是因為構成視交叉上核的神經元內部存在著被稱為“時針遺傳因子”的遺傳因素。時針遺傳因子每24小時準確分泌蛋白質,以此來確定體內生物鐘。 科學家研究了那些過度早起的家庭,針對遺傳因子的突然異變,正在在調查原因。而且,有部分倉鼠的視交叉上核也突然發生了同樣的異變。但是,將普通倉鼠的視交叉上核移植到那些視交叉上核突然出現異變,過度早睡的倉鼠身上,結果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倉鼠的睡覺時間不會改變,依然早睡。 這是因為哺乳類動物體內的生物鐘不僅僅存在于視交叉上核中。不只腦部,所有的細胞中都存在著小型生物鐘。也就是說,早起倉鼠的其他臟器也含有早起的生物鐘,因此僅僅移植視交叉上核并不能改變睡眠類型。 因此,讓夜間型人改變作息,符合社會節奏,過早起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與生俱來的遺傳因子決定了體內生物鐘”這一說法可以對此做出解釋。 夜間循環類型的人如果迫使自己改變作息,符合社會節奏的話,為了消除郁悶心情,很可能陷入煙癮當中。 常睡懶覺的人當中有純粹因為懶惰起不來的人,也有被誤解的人。而這些并不是因為覺得起床煩躁而起不來,還可能是“遺傳因子作怪而起不來”的緣故。(實習編譯:張曉敏 審稿:馬麗) |
相關閱讀:
- [ 06-01]美聯儲何時加息?日媒:或考慮英脫歐公投決定
- [ 05-31]日媒:臺年輕人厭煩兵役情緒大 憂遭凌虐又無出路
- [ 05-31]日媒:安倍看經濟與日本國內專家"大不同"
- [ 05-31]日媒:安倍延期增稅意志堅決 朝野交鋒白熱化
- [ 05-31]日媒:日本6成女議員遭性騷擾 男同事闖房間強吻
- [ 05-30]日媒:安倍延期增稅意志堅決 朝野交鋒白熱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