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74城PM2.5均濃度降14.1%
2016-06-03 07:23:09?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央廣網北京6月2日消息(記者 杜希萌)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環保部今天發布2015年全國環境狀況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和水環境均有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基本達標。 城市空氣質量是否改善,要靠優良天數比例,重污染天數比例和污染物平均濃度這三個指標來衡量。 公報顯示,全國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去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1%。 在全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但這也意味著,仍有近八成城市全年空氣質量不達標。特別是在初春和冬季,也就是常規采暖季內,重污染天氣仍然多發。 在三大重點區域內,珠三角空氣質量改善最為明顯,全年PM2.5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京津冀仍然是污染最為高發的區域,全國超過四成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發生在這。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介紹,2015年,京津冀地區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10%,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但采暖期細顆粒物平均濃度同比增長9.6%。 水環境方面,地表水水質穩中趨好,2015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質的監測斷面比例為64.5%,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但作為“水十條”中治理的重點,部分區域極差水質沒有明顯改善。陳吉寧介紹,近八成劣Ⅴ類水體集中在海河、淮河、遼河和黃河流域,城市黑臭水體大量存在,14個富營養化湖庫無明顯改善。 此外,地下水環境亟待“修復”。數據顯示,在去年開展監測的5118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較差和極差的水質監測點位比例占到6成以上。 據了解,今年我國環保工作目標是,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7%;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達66.5%。目前,大氣、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均已出臺,環保部表示,將繼續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建立水環境質量預警制度,強化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評估,確保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
相關閱讀:
- [ 06-03][投訴]平潭蘇澳中心街道垃圾成堆 環境臟亂差
- [ 06-03][反饋]經舉報 福清環保局整治北嶺村環境問題
- [ 06-02]最高法:對環境違法行為可要求賠償精神損失
- [ 06-02]建陽法院開展“改善環境質量 推動綠色發展”環保法制宣傳活動
- [ 06-02]為高考學子營造良好考試環境 莆田城廂區錯時突擊檢查網吧市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