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屆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25日在貴陽正式開幕,李克強總理出席。今年的大會的主題為“大數據開啟智能時代”,馬化騰、李彥宏、劉強東、程維、邁克爾·戴爾、石正川、齊向東等業內大佬悉數亮相并發表了自己對行業的認識與理解,一起來看大咖們的發言干貨。
騰訊CEO馬化騰: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日上傳圖片高達10億張
馬化騰在會上表示,大數據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的探索,已經上升成為國家戰略。未來隨著新經濟領域和傳統行業、互聯網+的融合,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馬化騰分享了騰訊在大數據運營方面的數據:
1.騰訊具有18年海量數據運營經驗,騰訊的數據中心已經存儲超過1000PB數據(超過1500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存儲量),并以每天500TB的速度飛速上升。面對如此龐大的數據庫,騰訊也在考慮和考察建議一個大數據災備中心。
騰訊每天需要高效地進行海量數據的處理,因為用戶通過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日上傳圖片高達10億張,騰訊視頻(含微信公眾號H5視頻)每天播放量達20億次、除夕當天紅包支付超過25億筆,每天移動支付超過5億筆。
2.在大數據生態中,騰訊聚焦“兩個半(社交平臺、數字內容與金融)”,通過開放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云、支付、LBS、安全是騰訊為大數據生態,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建的基礎設施。比如,滴滴打車每天有超過上千萬單的出行記錄,數百萬車輛實時把這種地理位置信息能和騰訊的平臺一起匯集。
3.馬化騰還提到了騰訊在云計算方面的規劃。他表示,云計算的業務此前只在內部使用,現在正將各種能力開放給合作伙伴。“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和合作伙伴一起,騰訊定位很清晰,我們只做連接,我們希望能和大家共建大數據的生態。”馬化騰說。
百度CEO李彥宏:大數據必須開放和共享
李彥宏在談到大數據時表示,現在政府相關部門掌握了很多大數據,這些大數據必須要開放和共享。
同時李彥宏進一步表示企業在利用大數據的時候必須要有洞見,才能對這些開放出來的大數據進行更好的利用。近年來百度在人工智能、無人車等領域集中發力。
在李彥宏看來,人工智能第一次提出來是60年前,但現在這么火主要是因為大數據,在未來人工智能會改變更多領域:“工業化可以解放人類的體力勞動,而人工智能可以解放腦力勞動。”最后李彥宏表示,希望全球第一個無人車的城市出現在中國。
京東CEO劉強東:未來購物會隨著數據技術不斷進步
劉強東在會上發表演講稱,他相信大數據將來能夠對整個中國的零售、消費行業帶來極大的效率提升。以京東為例,前一段時間在手機品牌首發的時候,很多消費者,最早在13分鐘之內收到貨,當天是5萬部手機,每部手機都不超過2小時就送達了,這是京東第一次利用大數據分析做到了。
互聯網已經從PC時代走向了移動時代,而京東在第四季度70%的訂單均來自于移動端。但是這種購物場景會再次發生改變,未來購物隨著數據技術不斷的進步。劉強東相信雖然未來有一天購物平臺會面對很大的壓力,但有一件事情永遠不會改變,就是物流服務。
而針對物流方面的大數據開發,去年京東內部成立了一個無人事業部,面向三個研發:無人物流中心、無人駕駛快遞車、從無人機送貨,最后還會有無人客服。“通過機器人不斷的深度學習,希望在消費者跟我們聯系那一刻就知道發生了什么問題,解決方案就都有了。”劉強東說道。
滴滴出行CEO程維:希望能夠改變未來汽車擁有的方式
程維表示,滴滴致力于打造世界領先的智能交通引擎,把用戶需求和交通工具連接在一起,同時也在推動滴滴體系內電動汽車的普及和無人駕駛的研究。
程維透露,上周滴滴專快車日均訂單超過了1000萬單。經過四年多的發展,滴滴擁有了3億多的注冊用戶和1400萬的司機,按照相關的就業標準,在滴滴平臺上面實現個人直接就業的司機就超過了100萬,帶動相關就業產業的機會幾百萬之多,這些數字大概是美國移動出行市場的5倍,遠遠領先于歐洲、日韓、印度等其他的國家。
滴滴希望可以整合資源,為社會提供高效、穩定、好體驗的服務,并向社會普及共享經濟的優點。滴滴不僅僅是在推動出租車產業和整個出行行業的變革,更希望通過努力能夠改變未來汽車擁有的方式。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大數據技術的誕生源于搜索
陸奇在演講中稱,在過去多年時間里面,他一直在做搜索、人工智能和與搜索技術有關的技術。大數據技術的誕生源于搜索,搜索的技術就是大數據。
在他看來,推動這項技術的動力,來自于三個緊密關聯的技術趨勢,第一是云計算,第二是大數據,第三是人工智能。
無論對于一家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地區,乃至于一個國家來講,數據都是至關重要的寶貴財富。研究顯示,如果能夠善用數據,全球企業將額外獲得1.6萬億美元的數字紅利,而中國將占據其中可觀的份額。今年數博會的主題是大數據開啟智能時代,這與微軟面向未來的智能大數據戰略是不謀而合的。今天,數據越來越多,但是它的本身只是璞玉,只有經過精雕細琢才可以。需要有先進的技術,和多年豐富經驗的積累,發掘數據的內涵和關聯才可以。
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數據是人類自身生產的自然資源
王堅在會上表示,7年前中國阿里巴巴成立了云計算公司,主要是幫助中國的中小企業發展。王堅舉例表示,數據統計在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7年,而中國只有兩年。
提及到《財富》雜志統計了全球估值超過10億美金的公司時,王堅大說概有170幾家創業公司,很高興在中國占了35家,排在第二,第一是美國。
而在這35家里面有一半是用阿里云,這顯現出今天發展的特點,第一是互聯網在經歷過一個技術的發展,和一個簡單的產業發展變成了整個世界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第二個是也反映出了這次大會的主題,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人類一直在消耗上帝大自然賜給我們的資源,但是因為有了互聯網以后,人類第一次產生一個被大家叫做數據的自然資源。
所以數據這件事情,在互聯網出來就標志著非常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人類自身在產生一個非常重要的生產質量,自然資源,同樣也給了技術一個非常大的機會,數據這樣的自然資源要產生價值,唯一的途徑就是靠計算。最后王堅表示,用數據讓世界更美好,創造更多的價值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戴爾CEO邁克爾·戴爾:未來五年將在中國投資1250億美元
邁克爾·戴爾表示,未來五年將在中國投資1250億美元。他說今天我們的處理能力、帶寬、存儲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成倍增長,而未來的15年后,我們的技術將會比現在更強大1000倍。今天解破一個人類基因組需要16個小時,2031年將只需要一秒。每一個新生兒在醫院都將有個性化的醫療,電腦的處理能力將超過人腦,且成本將不到1美元。
現在進步的步伐在不斷的加快,而相互連通的設備和節點會發展的更快,因為智能設備的成本越來越低。我們從物聯網,包括能源、電力、汽車、家庭自動化、工廠、機器照明等發展到了萬物互聯,包括食品農業、管道、醫療設備、服裝、列車零件等,到2030年相互連通的數量將會從80億增長到200億,而這些設備也會創造更多的數據。
隨著世界加速,我們將進入一個完全互聯互通,數碼化的狀態,而我們的挑戰和機遇都將是全球性的。之后邁克爾表示到2020年,戴爾將在中國投資1250億美元,并通過戴爾生態體系維持100萬個就業崗位進一步融入到IT生態系統,加大研發投入。
千米網CEO石正川: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電商將重構傳統企業
石正川表示,千米網是國內研究傳統企業電商化最多的企業,也是成果最多的一個企業。他認為,傳統企業不電商化在下一個階段將失去優勢,并指出信息化和電商化互通。信息化分兩種:針對管理和針對經營,所有系統都將圍繞電商重新構建內部外部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
大家在思考電商的時候發現,做電商的都在燒錢,京東2015年虧了94億人民幣,但估值卻高達450億美金,這是傳統商業不可理解的事,為什么燒錢的生意有這么高的估值?所以傳統企業選擇進入電商的時候便產生疑問,我們為什么做電商?這其實是一個選擇,我們要做一個賺錢的企業?還是做一個值錢的企業?傳統企業在這個事上一定很糾結,他們電商化的過程,從開始賺小錢到電商化之后虧本,在虧本的過程中走到行業前列,開始值錢再賺錢。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的信息化本身就是電商化,信息化分兩種:針對管理和針對經營。如何構建一個企業自己信息化的大體系?信息單點、信息孤島是更大的痛點。未來所有系統融合,所有系統都圍繞電商重新構建內部外部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
SaaS是電商系統的唯一未來,它的好處顯而易見,成本低、長期迭代、安全、穩定。千米網做電商SaaS,長期提供免費的升級服務,價格只有同行的5%,我們鼓勵大家自建電商,并提供全套電商解決方案。
奇虎360總裁齊向東:大數據是把雙刃劍
齊向東在會上,表示傳統安全+互聯網+大數據是更好的安全解決方式。他說,大數據是雙刃劍,可以造福于社會和人民,如果被一些人利用,同樣可以損害社會利益和公眾利益。他以自動駕駛和無人機為例,稱要想實現自動駕駛,就需要把大數據傳到云,從云指揮端。從這個數據當中,如果是被網絡劫持數據,無人機和自動駕駛的數據將被破解,這些云端的大數據被黑客通過數據欺騙的手段進行替換,這樣的一些智能硬件有可能會變成傻瓜硬件,有可能成為傷害我們家庭的利器。
所以各級政府和企業在發展大數據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考慮安全問題,以及云的大數據中心,一旦發生重大的安全泄露事件,有可能導致這個數據中心失去客戶。
所以現在依靠安裝幾個安全設備和安全軟件就想永保安全的想法已經不合時宜,需要設立動態的安全理念,針對變幻莫測的網絡攻擊,要求具備全天候、全方位的網絡感知能力,就是要用大數據解決網絡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