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古籍整理研究室與寧夏社科院古籍辦在古籍整理研究室會議室舉行座談。會議聽取了寧夏社科院古籍辦主任雷曉靜關于寧夏近年來少數民族古籍保護、搶救、搜集、普查、整理等工作取得的成績、工作重點和發展思路的匯報。李曉東高度肯定了寧夏少數民族古籍工作取得的成績,并就今后的工作重點和發展方向在會上進行了溝通和交流,特別是對寧夏參與“民族遺珍書香中國—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珍品暨保護成果展”全國巡展活動進行了具體部署。雙方一致認為,寧夏在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工作上要注重挖掘特色,突出亮點。要立足自身實際,在扎實做好回族古籍工作、發揮好回族古籍協作牽頭作用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對西夏等特色古籍的保護、搶救、出版和研究工作。 根據國辦發[1984]30號文件提出的的要求,國務院于1984年成立了由國家民委牽頭的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截至2016年,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專門的少數民族古籍工作機構或其他相應機構,專門負責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少數民族古籍的保護、搶救、搜集、整理、翻譯、出版、研究等工作。目前,除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的少數民族古籍機構設立在社科院內,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少數民族古籍機構基本上都設在省一級的民族事務部門。 |
相關閱讀:
- [ 05-06]女“書醫”讓古籍獲新生 刀尖上行走成敗懸一線
- [ 05-04]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永樂大典》首次出版高仿真古籍本
- [ 05-04]兩岸專家榕城共話古籍保護
- [ 05-04]“我與中華古籍”創客大賽福建省古籍元素展開展
- [ 05-04]兩岸專家榕城共話古籍保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