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三維”扶貧創模式
2016-05-13 10:25:0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康里村原來臭烘烘的小山潭變成了水上游樂場。 孔源村建起污水處理站。 東南網5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陳玉容 陳孝眷 張尚瑤 文/圖) 閱讀提示 2014年11月,屏南成為全國第二批34個農村改革試驗區之一,承擔扶貧開發綜合改革試點任務。 能承擔這一改革試點任務,源于2011年5月香港嘉里集團郭氏基金會屏南脫貧基地(屏南縣脫貧困奔小康協會)的成立。當時,作為全國12個、我省唯一的脫貧基地,基金會以幫助貧困人士脫貧致富為目標,從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三個方面入手,以示范村、示范點、示范項目為載體,通過貧困人口參與項目實施去影響人、改變人、提高人,培養了一批有自我脫貧能力、自我創業能力、自我認識和贏得發展機會能力的新型農民和脫貧帶頭人。以硬件投入為先導,著重引導人們思維的轉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建立了一套可復制的扶貧模式。 在扶貧開發的試驗田里,屏南如何做到精準,實現能扶貧、見實效、可持續?成為農村改革試驗區一年多來,屏南的扶貧示范村又有了哪些改變? 5月,記者走進屏南代溪鎮康里村和棠口鄉孔源村,感受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這一扶貧“三維圖”給當地帶來的變化。 當時,香港嘉里集團郭氏基金會依據當地政府推薦,最終確定同為貧困村的代溪鎮康里村和棠口鄉孔源村為扶貧示范村。其中康里村是省地質災害村、省級扶貧開發重點村。幾年來,基金會共開展2個示范村、20個示范點示范幫扶工作,實施項目161個,投資總額2100萬元。其中,示范村清潔工程及村民素質培訓模式已擴展復制到示范點及周邊村。 |
相關閱讀:
- [ 05-12]蕉城區飛鸞鎮志愿者巾幗助力扶貧
- [ 05-12]福清市領導赴各街鎮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 [ 05-11]扶貧搬遷為精準扶貧再提速
- [ 05-11]漳州市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資金近1.3億元
- [ 05-10]扶貧辦回應“手機話費判定貧困生”:未進行專項評估
- [ 05-10]扶貧辦:東部地區要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扶貧投入
- [ 05-10]激勵保險資金助力精準扶貧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