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迎調兵遣將密集期 “二把手補缺”臨危組隊闖關
2016-05-13 06:47:15??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二把手補缺”臨危組隊闖關 在原總經理王天普于2015年4月27日被查滿一年后,中石化這家年營收超兩萬億的石油巨頭“一二把手”的職位終于配齊。 與去年5月董事長王玉普的“空降”有所不同,52歲的戴厚良可以說是“土著”。1985年從江蘇石油化工學院畢業后,他就加入了揚子石化公司,從芳烴廠副廠長到公司董事長,一干就是20年。2005年,戴厚良進入中石化總部工作,歷任中石化股份公司財務副總監、副總裁和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等職。直到2008年6月,進入中石化集團公司領導序列,擔任集團公司黨組成員至今。 作為國內芳烴成套技術領域的知名專家,戴厚良曾主持完成揚子石化芳烴聯合裝置擴能改造等項目,親自參與自主PX吸附分離技術研發項目的研討、攻關,是中國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選候選人。在今年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其領銜的團隊以“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斬獲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此次王玉普、戴厚良兩位技術“大家”組隊闖關,面臨的難題并不簡單。在“打虎拍蠅”的反腐中,中石化的前三任總經理陳同海、蘇樹林、王天普均因腐敗問題受到中紀委調查。與此同時,在低油價沖擊下,2015年中石化實現凈利潤324.38億元,同比下降30.2%,利潤創7年新低。直到今年一季度,中石化業績方才好轉,一季度凈利潤66.63億元,同比增長206.8%。 履新一周以來,從公開信息看,戴厚良尚未有所動作。事實上,此前,為人低調的他就鮮少出席公開活動。有分析認為,考慮到芳烴是化學工業的根基,隨著這位熟悉芳烴技術的總經理的上任,中石化在化工領域的優勢將進一步得以發揮。 同日走馬上任的五礦集團董事、總經理國文清面臨著相似的境遇,肩上的擔子并不比三年前掌舵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時輕。彼時,中冶正面臨重重困境。中冶2012年的年報顯示,公司2012年凈虧損69.5億元,在央企中成為繼中遠、中鋁之后的第三大“虧損大戶”。 2015年底,國資委批準中冶集團整體并入中國五礦集團,成為中國五礦的下屬上市公司。根據方案,重組的第一步即在2016年完成戰略和管理體系上的融合,之后才會進行第二階段的企業業務融合、雙方業務分類和細致的管控等內容的深度融合。 國文清從“一把手”調整為“二把手”,恰好契合了兩家央企重組融合的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五礦總經理這一位置已經空缺一年。去年5月4日,中國五礦原總經理何文波接替63歲的周中樞,出任中國五礦董事長、黨組書記。彼時,由何文波職位變動造成的總經理職位空缺,并未一并公布人選。 頻繁的人事變動 除了集團層面“一二把手”的人事調整外,央企高層也頻現變動。中國鋁業5月1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于9日召開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會議,會議批準解聘劉祥民的公司高級副總裁職務,并聘任盧東亮接替該職。 《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發現,除上述企業外,國資委網站“央企任免”欄里,5月中,還有包括中國化工、保利集團、華僑城、中國化學工程、中煤地質總局等在內合計10家央企發生人事變動。如果從2016年1月計算,國資委官方微博“國資小新”發布的以“央企人事調整”為主題的微博,編號已經從第181條排到第224條。 而這或許只是開始,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央企的人事調整將進入高峰期,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反腐風暴下的崗位補缺。今年1月,中紀委發布數據,2015年共有64名央企領導被查出,大多來自能源、通信、交通運輸、機械制造等領域,其中能源領域最多,占總數的39%。從職務來看,“一把手”36人,占56%;副職和其他班子成員占33%;總會計師、辦公室主任等關鍵崗位負責人占11%。 同時,一些央企掌門人已到63歲退休上限,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便是其中之一。出生于1952年的他,到今年8月即將滿64周歲,已超齡站崗。自從滿60周歲以后,幾乎每年都會傳出劉振亞“被退休”的消息。之所以如此備受關注,是因為在其掌舵的12年間,國網已成為全球最大公用事業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事變動,無疑都將觸發資本市場對于央企改革的聯想。 |
相關閱讀:
- [ 05-11]十八大后15個省份換紀委書記 廣西遼寧兩度調整|央企集團"一二把手"密集調整
- [ 05-11]五大央企換帥 近期央企集團“一二把手”密集調整
- [ 05-10]中國央企際華集團首次進軍美國市場
- [ 05-07]國資委排查106家央企債券風險 已違約84億元
- [ 05-07]花200多億向央企購買服務,貴州為了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