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動機
近日,海南省萬寧市南林農場的群眾反映,他們農場附近有一家南林農場長青嶺建筑用花崗巖礦,該礦開辦多年,由原來規劃的40多畝私自擴大200多畝,不僅破壞林地污染環境,24小時作業恣意擾民,且有生產安全隱患并危及223國道,還存在不開發票偷漏稅等情況。這些問題被當地媒體報道后,半個多月來先后有國土、安全、稅務等六個部門介入調查卻遲遲未果。群眾質疑是不是地方職能部門管不住?
□ 本報記者 邢東偉
“自從有了這家花崗巖采礦場,近10年來我們的生活備受煎熬。”
說起萬寧南林農場長青嶺建筑用花崗巖礦,南林農場常青隊的膠工方瓊金一肚子苦水。
5月10日,《法制日報》記者趕赴海南省萬寧市,就群眾反映的南林農場長青嶺建筑用花崗巖礦超范圍開采、偷稅漏稅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采訪。
群眾反映
超量超范圍開采嚴重擾民
“采礦場24小時作業擾民且粉塵漫天飛,尤其是巨大爆破作業導致附近居民蓋的平房墻體震裂、窗戶震碎,農作物大面積死亡……”方瓊金告訴記者,有一次,這家采礦場的石堆垮塌,毀壞了他家2畝多檳榔樹、椰子樹,經報警交涉后,對方賠償7000多元。現在,他們一家人有房不敢住,他和妻子住在養豬場,孩子們都外出打工了。他們有時反映問題還遭到采礦場人員的威脅。
據了解,南林農場長青嶺建筑用花崗巖礦,系萬寧市嘉德興盛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所有,地處興隆往長豐方向223國道的橋北村路口對面。
當地群眾反映稱,這里常年都是漫天塵土飛揚和震耳欲聾不停歇的機器砸石聲,進出運送石粒的車輛絡繹不絕,且采礦場還備配9輛卡車來回裝運,石粒堆場距離223國道不足10米。如果暴雨突來堆場坍塌堵塞道路,十分危險。
2016年2月25日,萬寧市安監局曾下發萬安監(2016)9號文件,對南林農場長青嶺建筑用花崗巖礦作出責令限期整改隱患的通知,要求對七個問題進行整改:一、石場破碎倒料口處沒有設置阻車器(阻車設施);二、開采場運輸道路周邊浮石應清理,補充警示牌、警示標志;三、223國道周邊的礦石堆場應搬遷;四、開采場靠近223國道,且在可視范圍內,應加強爆破管理;五、尾砂池應進行硬化;六、尾砂回水池的水不應外排;七、石場辦公室存在崩塌隱患,就地遷移。針對存在的問題,萬寧市安監局責令石場于2016年3月15日前整改完畢。
效果如何?當地村民說,在他們多次反映與地方媒體曝光后,海南省安監局組織有關專家在萬寧市安監局的陪同下,于4月27日再次“回訪”責令三天內整改,但半個多月又過去了,至今改觀不大。
另外,萬寧市國土局核發的該花崗巖礦場采礦許可證顯示:生產規模:每年6萬立方米;礦區面積:0.029平方公里(約43.5畝);開采有效期限:2010年6月4日至2016年6月4日。據悉,當地政府拍賣金額為42萬元。
為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當地村民近日找到具有國家資質的測量公司(河南省基力勘測有限公司)對長青石場測量,結果顯示:石場測量實占地實面積為249畝,比礦區面積43.5畝多出了200多畝;采礦許可證為6年,每年6萬立方米共36萬立方米,但測量實開采為250萬余立方米,超量開采多出近6倍。
記者調查
石場堆積如山占國道用地
5月10日中午,《法制日報》記者以購買石料為由探訪該采礦場。剛走進去,記者發現里面塵土飛揚,石料堆積如山,機器轟鳴聲震耳欲聾,運送石料的車輛絡繹不絕。據初步點算,半小時內,就有7輛車滿載石料進出采礦場。
隨后,記者爬上10米多高的石料堆頂端,發現有一個近百平方米的尾砂池,池中水已渾濁變色。尾砂池下方大概幾十米外就是223國道,國道上車輛川流不息。
根據相關規定,國道邊緣起兩側20米內屬于公路用地。然而,該采礦場在距離國道不足10米處壘起堆場,若堆場石料在陰雨天氣崩塌,后果將不堪設想;尾砂池“高懸”國道邊,如果污水將石料沖到國道上,或將給過往車輛帶來危險。
記者走訪時還注意到,采礦場內還有一處加油點,一個銹跡斑斑的大油罐上方僅有鐵皮棚遮擋陽光,再無其他防護措施。一些推土機在油罐旁加油時根本不熄火。在油罐旁放著幾瓶滅火器,不過滅火器的軟管已被折斷。而且,油罐旁系該采礦場辦公室,由于房屋老舊,安全隱患堪憂。
記者觀察發現,該采礦場四周的山體被破壞得百孔千瘡、滿目瘡痍,現已經開挖至山頭最高點,與附近郁郁蔥蔥的草木形成鮮明對比。
據該采礦場工作人員介紹,石場分為堆料區、石頭加工區、石頭開采區、車輛維修及倉庫區。他們每天24小時不停作業,有9輛卡車來回裝運石料,采礦場主要提供混凝土、石子、片石、灰砂磚、加氣磚等。
記者佯稱要大量采購,該工作人員稱,該采礦場每天可開采2000多立方米石料,除對外銷售外,一部分公司自用。粒徑1至3厘米的石料每噸58元,粒徑2至4厘米的石料每噸50元,并聲稱“如果開發票就要加價,但一般不開發票”。
官方回應
已介入調查若屬實將嚴懲
南林農場長青嶺建筑用花崗巖礦是否存在超范圍開采?是否存在破壞生態環境、林業資源?是否存在偷稅漏稅?當地媒體已曝光多日未見官方的確切回應。5月10日下午,記者到萬寧市國土資源局、市安監局、市環保局、市森林公安局及地稅國稅等部門求證。
萬寧市國土環境資源監察大隊大隊長李道泰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采礦許可證是由礦產資源股一年一審核的。在日常巡查時,堆場的開采量憑肉眼很難確認,他們只是按照萬寧嘉德興盛建材公司的年審報表進行檢查。4月25日有媒體報道后,他們就已安排人員到現場調查核實,并委托具備鑒定資質資格的海南恒誠測繪公司對開采范圍進行實地測量。目前,測繪結果尚未出爐。他們會根據最終測繪結果進行判斷,如存在超量超面積開采礦產資源行為,將堅決按相關法律、法規對該采礦場進行嚴肅處理,并追究礦主的法律責任。
萬寧市森林公安局局長李東偉則表示,該采礦場2013年5月就曾經被群眾反映毀壞林木私占林地開礦,萬寧市林業局、國土局聯合調查核實,經GPS實測后發現越界占用林地2.8畝,當時對其處罰16800元。這次剛接到群眾反映,他就帶領局領導班子和林政部門負責人到現場查看,林政部門確認該礦越界占用林地采礦的面積又擴大了,將會進一步通過GPS定位測量確認越界面積,進行處理。
“對長青花崗巖礦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們4月7日前去檢查也下發要求落實污染防治的通知,要求他們在4月22日前制定好整改方案報送。”萬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局監察大隊負責人官升衡說,該采礦場主要存在現場石料過高且緊鄰223國道、未設置嚴密圍擋措施、裝載時產生的粉塵對周邊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三方面問題,下一步將會進行實地勘察整改情況。
針對是否存在偷稅漏稅問題,萬寧地稅局副局長王勇稱,自今年4月25日起,他們就成立了由市國稅、地稅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對該采礦場的繳稅情況進行調查。具體到地稅管轄的礦產稅等稅種,根據該石場的爆破立方數和申報立方數進行初步核算,的確存在偷稅漏稅行為。到底偷稅漏稅有多少,要等到市國土部門測繪結果出來才能確定。如果該采礦場存在超量開采,核實存在虛報等涉稅問題,地稅部門將對其進行補稅與罰款;如果漏稅數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將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萬寧市國稅局副局長陳華琳表示,經過前期調查、證據資料收集,發現該采礦場確實存在偷漏增值稅的行為,下一步將約談該采礦場相關負責人。偷稅漏稅行為1萬元以下的,除了補繳稅款之外,還要繳納一定的滯納金,接受相應的處罰。若偷漏稅款在1萬元以上,將移送省國稅局稽查部門進行處罰。
“該采礦場存在的問題,我們非常重視,2月份已下發了整改通知,有關整改問題正在抓緊落實中。”5月11日上午,萬寧安監局工況商貿股股長胡天龍說,4月27日,海南省安監局組織有關專家再次組成檢查組對石場安全隱患進行復查,發現仍存在石場破碎倒料口處設置阻車器高度不夠要求,柴油罐安全不達標等兩個問題需要完善整改,他們將會進一步督促。
本報萬寧(海南)5月11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