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治國理政河北新實踐——全國網絡媒體“走轉改”集體采訪活動在阜平正式啟動。(南方網記者 王瑭琳 攝影) 經過3年多的“脫貧攻堅”,窮山溝“鬧出了大動靜”。在阜平,當年的貧困村,如今已令人刮目相看——住房、醫療、生活都有了顯著提升;在易縣,漫山遍野的果樹長得郁郁蔥蔥,“產業扶貧合作社”獨辟出了一條“精準扶貧”蹊徑;在淶水,旅游扶貧成了坐擁錦繡山水農民脫貧的“法寶”,80后夫妻坦然面對百萬創業貸款的背后是發家致富的信心滿滿。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也是底線目標。 2016年河北將“攻脫貧”作為主要任務之一,目的就是要河北地區310萬貧困人口實現“全面小康”。 筆尖有溫度,網絡生共鳴 待停下腳步,夜深人靜時,一個個方塊字,由心而生,從筆尖流出躍入紙上。 面對一篇篇“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文章,網友們熱議起來。黑龍江綏化網友“溫暖人心”說:做人民心想的事,謀人民所思的愿,人民擁護習主席。甘肅蘭州網友“柚子黃要強心臟”留言:大家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使,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一定要想方設法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據中央網信辦初步統計,截止5月5日,這次網絡媒體“走轉改”的新聞報道共發布圖文、視頻、H5、VR等原創作品168篇,開設專題專欄34個,形成相關網絡資訊144萬條。 期中,新浪網總點擊量835萬次,評論1.1萬;網易總點擊量600多萬,跟帖1.2萬;“今日頭條”累計推薦量超過750萬,閱讀量達68萬……一時間,精準扶貧的好消息、好故事,成為無數網民的“頭條”。大家紛紛為河北治國理政新實踐、新成果“點贊”。活動主頁面PC端和移動端瀏覽量近1.5億次。 其中,《習近平再赴老區 這個地方卻鬧出了“大動靜”》、《再看這三年習近平曾在太行深處找到的真貧》、《總書記來過的阜平農村現在是啥樣》等文章閱讀量都已超過2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