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公開售含硫貝禁硫令成空文 值得注意的是,中成藥中含硫量大的原因在于原材料含硫,而利用硫磺熏蒸干燥則是目前硫進入中藥材的主要途徑。 據悉,上述被檢出硫磺超標藥品的成分中均含浙貝這一中藥材原材料。而浙貝主產地為浙江省磐安縣,位于該縣的新渥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浙貝集散地。不久前,《經濟參考報》記者多次實地探訪了距磐安縣城十多公里遠、號稱華東地區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的新渥市場。 讓記者十分詫異的是,新渥市場上竟然在公開出售含硫貝。在人頭攢動的交易現場記者看到,攤主毫不掩飾自己所售賣的浙貝是經過硫磺熏蒸的,以至于浙貝被公然分成了含硫貝和無硫貝兩種,發白的是含硫貝,發灰的是無硫貝,且無硫貝的價格明顯高于含硫貝。一位陳姓攤販坦然告訴記者,禁硫根本禁不住,他一年向外發出的浙貝大約300噸,其中約一半都是經過硫磺熏蒸的。 據知情人士介紹,新渥市場每個月逢農歷二、五、八等約有九個交易日,根據新渥市場成交量統計,近9個交易日每個交易日平均成交的浙貝量約25噸,其中含硫貝為18噸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加上部分統計遺漏的,合計一個月300多噸,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為含硫貝流向全國市場,其中大部分最終進入了中成藥廠和中藥零售店。 記者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看到這樣的表述:中藥材及飲片不同于食品,其攝入量相對較少,且經硫磺熏蒸后的中藥材及中藥飲片中殘留的揮發性二氧化硫,經過藥材儲存等環節,殘留量會進一步降低,少量的二氧化硫進入機體不致造成傷害。 但是,因硫磺熏蒸不代表不會產生問題,這也是國家對硫磺熏蒸嚴格控制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硫磺熏蒸可使藥材增色、美白,因此部分不法商人可以以此達到以次充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過度使用硫磺熏蒸的中藥材,其二氧化硫殘留量過高,會破壞人體的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對肝臟、腎臟等器官也有潛在威脅。 因此,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已有規定,除山藥外其他所有中藥材原藥不能用硫磺熏蒸或浸泡;2005版《中國藥典》刪除了一些藥材在加工中使用硫磺薰蒸的方法,并逐步開始禁止硫熏法用作漂白、增艷和防蟲。2013年發布的《藥典(2010年版第二增補本)》中,則首次規定了中藥材及飲片二氧化硫殘留限量標準,嚴格規定可以使用硫磺熏蒸的藥材品種,并指出其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400mg/kg,其他中藥材及其飲片的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150mg/kg,超限的中藥材及飲片將以劣藥論處,嚴重的將追究刑事責任。 房書亭介紹,先解決允許使用硫磺熏蒸的藥材僅10種,分別是山藥、牛膝、粉葛、天冬、天麻、天花粉、白及、白芍、白術、黨參。“在經過國家食藥總局部署,對中藥材及飲片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檢測方法和限量進行立項研究后,規定上述10種仍未找到較好干燥方法與儲存方法的中藥材允許在一定劑量內用硫磺熏蒸,除此之外,任何中藥材禁止使用硫磺進行干燥。” 若每月采購200噸含硫貝 企業可節省成本36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藥企并非不了解采購含硫貝母的危害。據當地攤販介紹,含硫貝母多是被用在中成藥。“貝母的幾個品種中,作為藥材直接使用的飲片類由于把關較嚴,幾乎不存在采用含硫貝母的情況。” 在禁硫令下,為什么仍有那么多含硫貝公然流入市場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利用硫磺熏蒸可降低制藥成本是主要原因。 據了解,用硫磺對藥材進行熏蒸能起到兩方面的作用,不僅可以使藥物增白,還能達到防霉、殺蟲的效果。因為硫在熏蒸過程中燃燒產生二氧化硫氣體,二氧化硫本身是一種強還原劑,與藥材中的水分發生化學反應后可以生成酸,起到防霉、防蟲蛀的作用,同時促進了藥材的干燥,有利于藥材的貯存。當地貝農反映,新鮮貝母一般要用硫磺薰蒸兩天兩夜,然后再在太陽底下曬三四天便成為硫磺熏蒸浙貝。 房書亭表示,一百年前人們發現被硫磺熏蒸過的中草藥容易干燥、不容易返潮,因此對難以干燥的部分中藥材采用硫磺熏蒸干燥的方法。但因藥材需求量大,為減少時間,降低成本,利用硫磺熏制的品種不斷增加。 正如上述業內人士所言,使用硫磺熏蒸浙貝價格的確可以低很多。《經濟參考報》記者登錄中藥材交易網站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點擊“浙貝母”品種進去后在“現貨報價”板塊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種浙貝母的報價,而其中“有硫”字樣赫然在目。截至5月4日,含硫浙貝母報價每公斤64元,無硫浙貝母報價則高達每公斤82元。以此計算,每購買一噸含硫貝母,企業采購成本節省18000元。按每月近200噸含硫貝母算,醫藥企業每月采購成本節省達360萬元。“現在還不是差價最多的時候,每年冬季浙貝使用旺季時,兩者差價可高達40至50元。”當地人介紹。 事實上,據知情人介紹,由于目前藥品采取政府招標統一采購,醫藥價格壓制較為嚴重,這也是藥企千方百計降成本的主要原因。“例如某藥品在安徽中標價為10元,在江西投標時就會被要求降低10%,在河南投標時,再次被要求再降,因此對于全部原材料使用優質產品的要求,企業難以維持。 成品藥含硫檢測存空白專家呼吁盡快出臺國標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浙江采訪發現,由于用硫磺熏蒸浙貝的情況極為普遍,當地人只吃鮮貝母,從來不吃硫磺熏蒸過的浙貝。據了解,二氧化硫是有毒化學物質,長期接觸食用二氧化硫殘留的中藥材,會令人產生嘔吐、腹瀉、惡心等癥狀,嚴重的會危害肝臟、腎臟,還會引起慢性中毒如慢性鼻炎、咽炎、支氣管炎以及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還可能提高肺癌的患病率。杭州市醫藥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杭州市藥品醫療器械企業權益保護協會聯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若中藥材中的二氧化硫超過500μg/kg,就會使人產生味覺上的不適,能夠聞到特別刺鼻的酸味,會引起包括急性咳嗽在內的急性毒性反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則認為,二氧化硫類物質作為食品添加劑,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0.7mg/kg體重,即一個60kg體重的成年人,每天二氧化硫的攝入量不得超過42mg。因此,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食品添加劑通用標準”中明確規定,草藥及香料中亞硫酸鹽殘留量“以二氧化硫計不得超過150mg/kg”,我國有關二氧化硫殘留量的標準正是參考了這一標準。而韓國等地對藥材中的含硫量要求更高,如韓國中藥材二氧化硫含量限制為30mg/kg。 從記者實地探訪交易市場的結果來看,我國標準落實效果并不好。專業人士指出,杜絕硫磺熏蒸浙貝等中藥材的問題,除多管齊下從源頭加強對采收地或產地加工方法的監管外,當務之急還要在終端加強對成品藥進行含硫檢測。 由于缺乏國家標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試圖對成品藥硫磺含量進行送檢時遭到了現實阻力。記者試圖聯系北京市藥品檢驗所、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單位對藥品進行含硫量檢測,但均因無國家標準而未能成功。江蘇省某省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位不愿具名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家只是規定了對中藥材及其飲片的硫磺含量標準(以二氧化硫殘留量計),并未明確規定成品藥的二氧化硫殘留量標準,因此沒有檢測的依據,且大多數單位也不具備檢測手段和條件。 對此,甘肅農業大學教授陳垣等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對硫磺作為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和中藥材及其飲片中的殘留量均作了明確限制,但成品藥品的硫磺含量標準仍是空白,亟待出臺國家標準。業內專家同時呼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盡快研發出替代硫磺熏制中藥材的新方法和藥品中含硫化合物的快速檢測方法,以較好滿足社會的需求。□記者吳永 梁倩 北京 杭州報道 |
相關閱讀:
- [ 03-29]每天早晚拍打手腳止咳?醫生:不要迷信偏方
- [ 01-27]馬應龍稱止咳藥含嗎啡 但符合國標在美銷售不多
- [ 01-27]止咳藥含嗎啡在美被召回 國內產品含量有“國標”
- [ 01-08]冬季頻繁咳嗽 吃什么水果止咳化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