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5日電 (記者 劉長忠)“小吃大藝”,國之瑰寶。中國烹飪協會中華小吃委員會5日在北京成立,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揚中華小吃文化,引領和推進中華小吃產業的發展, 中華小吃歷史悠久,品類豐富,講究風味,富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隨著中國各地小吃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迫切需要一個專業化平臺,整合小吃資源,規劃產業發展。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在致辭中說,中華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中華小吃文化是中華飲食文化中最為燦爛奪目的明珠,是華夏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和物質財富。這份寶貴財富的發掘梳理、傳承弘揚和創新豐富,既是中國餐飲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也是讓中華傳統民族美食實現現代化、產業化的光榮使命。 姜俊賢表示,2015年中國餐飲業銷售額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小吃產業有著極大的市場空間、發展潛力無限。作為最具地域文化特點的美食產品,中華小吃以其鮮明的地域性、時令性、民俗性、便利性且風味突出、雅俗共賞而深受廣大百姓喜愛,是大眾化餐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小吃,大有作為。” 中國烹飪協會中華小吃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有103名、顧問與專家17名,程輝、侯嘉分別擔任第一屆主席、執行主席。 在同期舉行的首屆中華小吃文化論壇上,來自四川、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小吃行業專家、代表就加快推進中華小吃產業發展,弘揚小吃文化及創新與消費市場,整合產業資源,打造區域名片,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完) |
相關閱讀:
- [ 04-29]高雄六合夜市美食周首次進駐北京 展出50余類小吃
- [ 04-28]寧化客家小吃赴香港參加美食展受市民熱捧
- [ 04-25]三明一小吃店墻上掛著假的“餐飲服務許可證”
- [ 04-22]4月18日寧化舉行培訓學員客家小吃制作考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