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阜平電商入村 一根網線連接致富路
顧家臺村的電商一村一店 新華網 魏會博 攝
農民成最直接受益者
隨著阜平縣電子商務不斷發展壯大,深藏在太行山區的豐富土特產也通過網絡銷往了全國乃至國外,給當地農民帶來了“真金白銀”。
在阜平縣電子商務創業園的一層,展示區內核桃、大棗、小米、雞蛋等各種土特產琳瑯滿目。據該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經過包裝或是創意設計的農產品售價比當地的要高,直接受益的是農民。
據該負責人介紹,阜平農產品在2014年便“走紅網絡”。當年9月9日至13日,在阜平大棗收獲的時節,鮮棗首次進行網上預售,短短幾天就銷售了1.1萬斤,3600名網民購買了這批大棗。當時當地的大棗收購格是2.5元/斤,而電商平臺給農民的結算價格是8元/斤,一次促銷活動農民就能增收6萬元。此后,除了常規銷售,“土蛋攻城記”“尋找‘杏’福樹”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不斷,阜平土特產的名聲逐漸在網上叫響。
通過創意設計后的農產品價格更是會直線上升,當地所產的一瓶醋售價4至5元,而在網上眾籌后,醋瓶充滿藝術氣息的造型吸引了網友的追捧,一瓶售價達到了19.9元。
隨著電商產業規模的逐漸增大,為促進其健康發展,阜平縣出臺了電商進農村等政策并制定了電商發展規劃。同時,該縣還經常邀請知名企業和講師來當地開展培訓,今年以來已經組織電商培訓4000余人次,從業者素質不斷提高,為加快推進該縣電商扶貧的步伐奠定了基礎。
阜平縣電商扶貧的快速發展只是我國推進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早在2015年年初,電商扶貧就被列為我國實施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2015年9月,商務部等19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提出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根據該意見,到2020年,電子商務在帶動扶貧開發等方面將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