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部門印發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試點實施方案
2016-04-26 15:39:47??來源:中國政府網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三、主要任務 (一)“一號”申請,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 依托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以公民身份號碼作為唯一標識,構建電子證照庫,實現涉及政務服務事項的證件數據、相關證明信息等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互認共享。在群眾辦事過程中,通過公民身份號碼,直接查詢所需的電子證照和相關信息,作為群眾辦事的依據,避免重復提交,實現以“一號”為標識,為居民“記錄一生,管理一生,服務一生”的目標。 1.建立居民電子證照目錄。結合編制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等工作,全面梳理涉及群眾辦事的政務服務事項,逐項梳理基本流程和辦事依據,簡化無謂證明和繁瑣手續。推行群眾辦事相關證件、證照、證明等電子化,形成居民個人電子證照目錄。 2.建設電子證照庫。按照分散集中相結合原則,以電子證照目錄為基礎,啟動電子證照庫建設,在城區、街道、社區統一應用,并逐步向農村延伸,實現基礎證照信息的多元采集、互通共享、多方利用。推進制證系統、業務辦理系統與電子證照庫對接聯通,做到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同步簽發。以電子證照庫支撐各部門辦事過程中相關信息“一次生成、多方復用,一庫管理、互認共享”。 3.建立跨區域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機制。為方便群眾跨區域業務辦理,依托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跨層級、跨區域、跨部門的電子證照互認共享,逐步實現在全國范圍內異地業務辦理。 4.研究制定電子證照法規與相關標準。積極開展電子證照相關政策的研究和試點工作,為制定電子證照相關法規和政策提供實踐依據。健全完善電子證照關鍵技術標準和跨地區互認共享標準,推動相關標準在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及所在省(區、市)的實施應用。 (二)“一窗”受理,改革創新政務服務模式。 前端整合構建綜合政務服務窗口和統一的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后端建設完善統一的分層管理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推動涉及政務服務事項的信息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互通共享、校驗核對,建立高效便民的新型“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推進網上網下一體化管理,實現“一窗口受理、一平臺共享、一站式服務”。 1.建立政務服務事項優化管理機制。按照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全面梳理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對延伸到基層特別是鄉鎮(街道)、村(社區)的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統一規范,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探索建立涉及多部門的政務服務事項協同辦理機制。 2.升級政務服務大廳功能,整合構建綜合服務窗口。加快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和城鄉社區綜合服務機構功能升級,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分級進駐,采取“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實現一站式服務。建立健全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并聯辦理、限時辦結等制度,促進政務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便捷化。 3.整合構建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統籌整合建設覆蓋全國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統一管理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實現與人口、法人、空間地理、電子證照、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庫和業務信息庫的聯通,逐步推進各級共享交換平臺對接,支撐政務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互通和協同共享。 依托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及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等已有信息平臺,構建統一的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完成與各部門業務系統對接,實現相關審批數據、結果同步推送和業務協同辦理。推進與電子監察系統對接,確保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審批辦理的流程、結果信息即時可查可用,做到辦事過程公開,方便群眾監督。 4.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化政務服務體系。圍繞便民服務,通過綜合政務服務窗口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實現對各級政務服務事項從受理、審批到出件的全流程監督管理,促進政務服務規范運作。拓展自助服務、社區代辦、郵政快遞等服務渠道,構建跨區域、跨層級、網上網下一體化的政務服務體系。 (三)“一網”通辦,暢通政務服務方式渠道。 以建設群眾辦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為抓手,逐步構建多渠道多形式相結合、相統一的便民服務“一張網”,實現群眾網上辦事一次認證、多點互聯、“一網”通辦。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手段,做好政務服務個性化精準推送,為公眾提供多渠道、無差別、全業務、全過程的便捷服務。 1.構建群眾辦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標識,結合實名制,探索運用生物特征及網絡身份識別等技術,聯通整合實體政務服務大廳、政府網站、移動客戶端、自助終端、服務熱線等不同渠道的用戶認證,形成基于公民身份號碼的線上線下互認的群眾辦事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實現群眾辦事多渠道的一次認證、多點互聯、無縫切換。 2.構建便民服務“一張網”。梳理整合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區服務、婚姻登記、殯葬服務、社會工作、勞動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住房保障、住房公積金、公共安全等民生服務領域的網上服務資源,借助統一身份認證體系,聯通各個網上辦事渠道,構建便民服務“一張網”。結合不同接入渠道和受眾特點,優化服務界面,提升服務渠道的便捷性和辦事效率。 3.以大數據創新網絡服務模式。有效整合“一張網”中的群眾行為數據、電子證照庫、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數據庫等資源,形成為群眾服務的大數據資源體系。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展跨領域、跨渠道的綜合分析,了解政務服務需求,不斷優化資源配置,豐富服務內容,做好個性化精準推送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有效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 四、實施步驟 以覆蓋各省(區、市)的80個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為試點單位,按照“兩年兩步走”的思路,統籌設計、穩步推進。 2016年,各試點城市開展證照梳理、電子證照庫建設及相關標準體系建立等工作,研究形成與現有系統銜接過渡機制;基本建成電子證照庫,完成與制證系統和業務系統的對接,實現電子證照和紙質證照同步簽發;建成統一的綜合政務服務窗口、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完成自有政務服務流程的梳理、簡化和標準化,形成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建成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實現政務服務多渠道的統一認證。在試點城市內部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 2017年,跨省電子證照流轉交換與網上身份認證體系全面投入應用,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基本建成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政務服務信息系統和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基于信息資源互通共享,初步實現各試點城市間政務服務跨區域、跨層級、跨部門“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基本公共服務事項80%以上可在網上辦理。 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相關部門要認真總結試點工作,完善“一號一窗一網”服務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逐步向全國推行。 |
相關閱讀:
- [ 04-23]國辦印發意見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
- [ 04-2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向戶戶通升級工作的通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