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下午,北京電影節入圍影片《地雷區》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樓一層多功能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中新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宋宇晟)近日,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北京舉行,資本成為各大論壇熱議的話題。在資本與技術涌入電影行業的今天,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作為一種文化產品,電影需要長期耕耘,而在大家都忙著“掙快錢”的時候,很難為電影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如何在打牢基礎與資本訴求之間找到平衡,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中國電影人需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電影的“火熱”:大批資本涌入 “2015年中國電影票房達440.69億元,比上年增長48.7%,占全球總票房的17.8%,居世界第二。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影票房是144.9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50%。”在19日的一場論壇上,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張衛用一連串數字展示了中國電影的“火熱”現狀。 事實上,在線票房的貢獻頗大。中信建投證券董事總經理徐炯煒說:“三年前,通過互聯網銷售的票房幾乎不超過整個票房的10%。但去年約60%的票房是通過互聯網銷售。”百度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更稱,“今年大家普遍預計中國電影票房將達600億元,而目前來看,票房的線上化滲透率已超過80%” 。 同時,電影收益的途徑也變得多元化。去年的電影《萬萬沒想到》算是一個成功的案例。19日,該片出品方之一合一影業總裁劉開珞稱,此片票房收入只占其總收入的30%,其余大部分收入來自于前期招商、互聯網版權銷售以及衍生產品。“該片在上映之前,投資者就已經不虧了,票房對于我們來說只是額外獎勵。” 張衛說:“現在票房過十億的電影很常見。不僅如此,一些項目的投資回報還相當高,像《夏洛特煩惱》,投資2100萬元,票房14.41億元,這樣的回報讓投資商們熱血沸騰。” 當“熱血沸騰”轉化為現實,就是資本正涌入中國電影業。僅以工商銀行為例,張衛介紹稱,2009年工行對文化產業投資不到50億元,到今天已達300億元。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副行長張展介紹稱:“我們與華誼兄弟、博納都有合作,參與了諸多電影項目。僅工行北京分行參與投資的影視劇就超50部。” 高速增長下的問題:票房造假、需優質影片 在資本加速進入的同時,中國電影行業也不乏問題。最直觀的是近來頻被曝出的票房造假事件。 日前,央視曝光了電影《捉妖記》涉嫌票房造假。今年3月,電影《葉問3》也因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現象而收到罰單。 與此同時,中國電影行業正顯現出一些結構上的問題。 《2015國產電影發行市場白皮書》顯示,2015年,票房5億元以上的影片數量僅占4%,這些大片貢獻了全年56%的票房;而票房在1億元以下的影片數量超過全年影片總數的八成,其票房份額卻只有11%。該報告稱,此種電影票房結構已經“近似寡頭壟斷結構”。 對此,《2016年中國電影在線票務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每單位觀影人次可供給影片數基本呈逐年下降態勢。報告認為,在觀影需求仍有增長空間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更多優質影片。 北京國華文創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登偉認為,雖然中國電影行業增長迅速,但是其整體工藝的成長水平仍較低。“我們控制項目往往要靠導演,這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流程。我們現在離電影行業的流水線運作還有很大距離。” 業內人士:需打牢基礎,講好故事 對于中國電影行業的現狀,追光動畫創始人王微這樣形容:“相較于國外而言,目前國內的電影體系還落后很多年。但就是在這樣的現狀下,我們的市場正飛速發展。”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在這種矛盾中前行的中國電影業更需要打下牢固的基礎,建立有規則的行業。 徐炯煒就表示,作為文化產品,電影需要長期耕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中國資本通常急功近利,在這樣一個用心的過程和急功近利的訴求之間如何找到平衡?應該是現在要探索的話題。”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指出,在大家都忙著掙快錢的時候,很難為電影行業的持續發展去奠定基礎。 他說:“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的電影永遠會被資本和技術這兩條‘瘋狗’追得手足無措。資本和技術當然提高了電影的競爭能力,但如果這個狗追得太瘋了,電影就不像電影了,會有很多問題。所以只有當電影人能站得住的時候,資本和技術才會成為電影的翅膀。” 尹鴻說,自己對未來五年中國電影最大的期望就是“建立起一個有規則的電影行業”。“這可能會很難,但這也是我們真正希望做到的事情。”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上海基美影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程笳淇認為,還應從內容做起。“無論怎樣,電影依然是具備人文屬性和藝術屬性的商業產品,所以我們依然是要堅持提高電影的內容品質。” 除了注重內容,華誼兄弟影業CEO葉寧還認為,中國的電影人應著重研究“好電影的邏輯”。“中國電影觀眾為什么會喜歡這樣的電影?這一定要解讀清楚,這背后是有密碼和DNA的。”同時,葉寧也樂觀地表示,這一定會發生,而且已經開始在發生了。(完) |
相關閱讀:
- [ 04-21]高票房注水、偷漏瞞報嚴重在中國電影業掀起波瀾
- [ 04-19]美青年電影人:中國為全球電影業帶來更多機會
- [ 03-10]日媒稱中國資本攪動美國電影業:美國不再一枝獨秀
- [ 08-07]流行歌頻變大電影 業內人:有利可圖是重要原因
- [ 10-31]謝霆鋒9500萬入股傳聞公司 預計將發展電影業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