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網絡群眾路線是政府提升服務新標準
2016-04-21 11:14:47?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4月19日上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指出: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人民日報) 習慣了實實在在和群眾打交道,突然讓上網和群眾打交道,似乎總有些不得勁。畢竟互聯網上,曾經的優越感沒有了,自信也少了,空泛無味的敷衍也行不通了。沒有真能力,真辦法,還真的走不了互聯網群眾路線。那么網絡群眾路線到底該怎么走? 搭好平臺做工匠。在網上和群眾打交道,不能只是嘴上說說,更不能還用老思維,老套路,得熟悉網絡技術和運維特征,主動運用網絡技術設計一些能與網民進行溝通的途徑,并根據網民需求和現實服務需要拓展這些平臺功能。如當前一些地方政府搞的“12345”網上政民互動、網民訴求辦理、網上民意征集平臺就是很好的實踐。 扎根網絡做網民。互聯網是虛擬社會,但支撐這個虛擬社會的還是每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網民之所以愿意在互聯網上表達訴求,傾吐心聲,在于這個虛擬空間讓人有虛擬的安全感和神秘感,且網上人人平等,不論你什么身份,你就是一個網民。想要在網上服務好群眾,你首先也必須認為自己是網民,以網絡為家,深入網絡,扎根網絡,向網民學習,和網民做朋友,了解他們真實訴求,真實想法,解決他們身邊現實問題。 主動學習做學生。網絡是一個無時無刻都在創新和發展的平臺,新技術,新形勢,新思維,新平臺不斷涌現。剛掌握了網站BBS,博客論壇出來了,剛學會玩博客論壇,微博微信出來了。互聯網好似總是走在前面,你永遠都是落伍者。對于互聯網,每個人都是學生。所以,政府應該及時了解網絡新技術、新動態,掌握最新的民情民意,并根據網民特征,民意需求構建新的互動交流、民意搜集平臺。 中國是7億網民,世界第一互聯網大國,互聯網已是中國最廣泛、最全面、最真實、最具代表性的社情民意平臺。走網絡群眾路線是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集體結合實際,結合國情社情,對各級黨員干部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體現政府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新標準。(張凡) |
相關閱讀:
- [ 04-21]城市誦讀節后天啟幕 "互聯網+悅讀"點亮書香城市
- [ 04-21]互聯網汽車運營平臺戰略合作發布會舉行
- [ 04-21]以新發展理念助推互聯網造福國家人民
- [ 04-21]習近平總書記14次闡釋互聯網建設 發展成果要惠及13億人
- [ 04-21]互聯網汽車運營平臺戰略合作發布會在福州舉行
- [ 04-21]“平語”近人——關于互聯網,習近平做過這些重要論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