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報告稱中國將成“咄咄逼人強國” 慫恿美逼華退讓
2016-04-07 21:21:40??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道 日本笹川和平財團發表一份綜合報告,評估了中國與時俱進的戰略姿態,并為美日聯盟應對接踵而來的威脅和機遇提供了可選方案。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4月6日報道,該報告預估了未來中國可能出現的四種結果:成為一個強大而仁慈的國家、一個強大而咄咄逼人的國家、一個孱弱而內向型的國家、一個孱弱而咄咄逼人的國家。報告警告稱:“將美日聯盟戰略建立在2030年中國未來的單一基礎之上是非常危險的,中國不會分毫不差地成為上述四種可能中的一種,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具有不同未來的多種元素。”報告還稱:“相較于美日過去與中國打交道的情況,目前的趨勢表明中國可能變得更加強大和咄咄逼人。” 報道稱,該報告按自己的標準,將中國目前的趨勢定義為越來越具有威脅性。人們不需要再用10年或15年的時間來了解這些顯而易見的證據,目前正面臨最糟糕的情況——一個強大而咄咄逼人的中國將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咄咄逼人。 該報告預言,未來中國更強大的特性將來自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體系,與此同時,中國的經濟年增長率將達5%至7%,并將增加對在華外企的限制,在海外大力推行重商主義政策,而且其高昂的國防開支將接近美國的水平。上述特點的大部分已成為現實或正在迅速成為現實。 報道稱,中國認為建立“新型大國關系”模式對美中關系保持穩定至關重要。該報告提出了兩種可能性來理解北京保持美中關系穩定的策略。最好的情況是,中國設法確保美中關系中的競爭因素處在嚴格的控制下——這大概類似于美蘇在冷戰期間的緩和階段。 此外,報告還對該模式做出了“較差的評估”:中國正利用這一大國關系模式,謀求美國對中國關于“核心利益”定義的默認,包括保持中國的體制、領土主權聲索以及定義和采用國際規則和制度的方式。換言之,美國將接受中國的地區霸權地位,而且更有可能的是中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在“最好的”和“較差的”兩種情況下,美國的反應要么是妥協,要么是對抗。 報道稱,有意思的是,對西方而言,中國可被視為好消息的發展成就是,中共在國內更加強大、更加高效——經濟改革消除了讓市場低效的過度監管和地方保護主義。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改革令中國老百姓獲益。人們或許可以期望,此類增強影響力的消息將令中國在審視其全球地位時采取更為輕松的態度。 報道認為,更現實的是,鑒于中國難以改變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敵對態度”并認為能獲得美國對其主導權的“默認”,中國很可能會變得更加野心勃勃和咄咄逼人。 報道稱,在奧巴馬政府和安倍政府讀了這份報告后,它們很可能會意識到一個更加強大和咄咄逼人的中國已經出現。如果美日決策者不向中國發出一些威懾和勸阻的信號并采取一些切實行動,情況將非常可怕。 |
相關閱讀:
- [ 04-07]日媒:如果特朗普當總統 日本外交只能“捧殺”
- [ 04-07]日本進入櫻花季 為欣賞櫻花赴日中國游客激增(圖)
- [ 04-07]日本自衛隊出動600人搜尋失聯軍機 未尋獲殘骸
- [ 04-07]疑似失聯日本軍機殘骸被發現 6人心肺停止
- [ 04-07]日本警方擬將神戶山口組指定為“暴力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