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6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吳慧珺張玉潔)唐代詩人杜牧七言絕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杏花村。”千古流傳,但“杏花村”到底在哪里,卻又莫衷一是。鑒于年代久遠,沒有準確的考證,類似“杏花村”這樣的名人故里、古代名址之爭時有發生,爭奪戰的背后,是文化之辯還是利益之爭? 晉、皖、鄂三地爭搶“杏花村” “杏花村”歸屬地爭奪戰由來已久,適逢清明小長假,再一次被搬進眾人視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曾有十幾處地方稱自己為“杏花村”,其中山西汾陽、安徽池州、湖北麻城三地爭奪“杏花村”尤甚,以至對簿公堂。 據悉,山西省的杏花村位于中國四大名酒之一的汾酒產地汾陽市北15公里,被稱為“酒都杏花村”。在1957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在酒類商品上獲準注冊“杏花村”商標,后由于該地酒類產品的熱銷,“杏花村”被商標局認定為白酒類馳名商標。在當地人眼里,這里就是杜牧筆下酒肆林立的“杏花村”。 可是,在安徽池州人看來,“酒家何處”的杏花村則是在白墻黛瓦的江南小城——池州。為此,安徽池州與山西汾陽就商標使用權對簿公堂。 據“杏花村旅游網”介紹,國家4A級旅游景區——池州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西郊,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唐代著名詩人杜牧任池州刺史著《清明》詩使之名揚天下,邑人郎遂撰《杏花村志》,收錄中國《四庫全書》,世人譽杏花村為“天下第一詩村”。 無獨有偶,池州杏花村在2001年正式申請“杏花村”旅游服務類商標注冊,“杏花村”汾酒對此十分不滿,此后兩家公司為奪“杏花村”歸屬問題及商標使用權問題多次公堂對質,幾輪訴訟后,池州“杏花村”旅游服務類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據“杏花村旅游網”報道,兩地政府在終審之前開始了互通有無。“2010年9月2日,時任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李秋喜在山西省委副秘書長吳保安率領下蒞臨池州杏花村考察訪問。”池州杏花村董事長詹曉榮還曾表示,山西杏花村是中國酒業發祥地之一,池州杏花村則為杜牧“清明”詩的誕生地,兩地應加強合作與交流,互通有無,攜手共進。 而關于杏花村的歸屬問題似乎還沒有結束,湖北麻城也開始參與這場名址的爭奪戰。2007年,在湖北麻城,第3個強有力的爭奪對手出現,麻城杏花村重建后開村。與前兩家不同的是,該杏花村有自己的村歌《麻城杏花村》。據介紹,該村也是以杜牧的《清明》詩作為其歷史文化背景。 盤點那些年被爭搶過的名人故居、古代名址 就各地爭搶名人故居的亂象,網友曾有一句戲虐之言:“伏羲東奔西走,黃帝四海為家,諸葛到處顯靈,女媧遍地開花,觀音菩薩選美,齊天大圣找不到家……”,由此可見,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也罷,小說中出現的虛擬人物也罷,都被無休止地爭來奪去。一個名人有數不清的故里,一個名址誕生在多處,諸如此類的爭奪戰在當下愈演愈烈。為此,記者多方搜集資料,盤點那些年讓人哭笑不得的名人故居、古代名址爭奪戰。 電視劇中的虛擬名址遭爭搶。電視劇《瑯琊榜》此前在各大衛視熱播,一部架空歷史的小說隨后引發了全國《瑯琊榜》迷熱議。熱播之后卻引來了“地名”之爭,安徽滁州、山東、江蘇南京等地組團加入“瑯琊”地名爭奪戰。 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開始有“戶口”了。牛郎織女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源于人民群眾的生活藝術創作。然而,一個神話故事,各地卻又開始想方設法考證起源,山東沂源、河南魯山、山西和順、湖北鄖西、河北邢臺、河南南陽等地開始爭奪“兩顆星”,網友調侃道:“牛郎和織女被棒打成為多地出生的鴛鴦。” 小說中的人物也沒有“幸免于難”。《水滸》《金瓶梅》中的西門慶竟然也有了故里,且有多地參與其中,西門慶竟然一改書中形象,成了各地爭相轉型發展文化產業的文化資源。山東省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黃山參與爭奪。 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故里爭奪戰還打到了國內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盛唐著名詩人李白的一首《靜夜思》,惹得今人對其故里的無盡爭奪。國內的湖北安陸、甘肅天水、四川江油,還有國外的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市,都聲稱自己是李白的故鄉。 |
相關閱讀:
- [ 09-26]中博會晉皖簽約30余項目 在晉皖企投資破180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