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還有幾天,清明節就要到了。筆者在此特意給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提個醒,在祭掃祖先和亡故親人的同時,不要忘了給革命先烈的墳塋添土。 談到清明節,筆者聯想到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無著,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受賞,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孰料大火過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被燒死了,在其身后的柳樹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睘榱说磕罱樽油?,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是為寒食節。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祭掃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了。 俗話說,“吃水不忘掘井人”。在中國古代,連晉文公這樣的封建君王,都念念不忘曾經為他效力的忠志之士。在當今,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們,更不能忘記無數為革命犧牲的革命先烈。 然而,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烈士陵園,似乎有些“門前冷落車馬稀”,仿佛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有的甚至變成麻將館和養雞場,與那些新貴的豪華墓地形成巨大反差。而最讓人痛心的還是思想上的遺忘。“我記得有人問我們的年輕人,是否知道一個在朝鮮戰場上為了完成任務而寧愿被火燒死的英雄,年輕人居然說那種傻瓜再也不會有了?!比珖舜蟠?、濟南軍區原副政委陳章元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滿懷深情地說,“革命戰爭時期,由于條件有限,只對少數烈士進行了集中安葬并建立了紀念設施,而大部分烈士只能就地掩埋。散葬烈士墓占了我國烈士墓的絕大部分,是我國重要的革命遺跡,也是重要的紅色資源,對褒揚烈士具有重要意義!”陳章元說。“許多散葬烈士墓由于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已經不復存在,烈士的英靈也就此無人能知,現存的也大多雜草叢生、殘碑斷碣,與愈加豪華的私人墓葬形成鮮明對比!” “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在當下,安居樂業,共享太平,望各級領導搞清“一個饅頭和五個饅頭的關系”,撫今追昔,慎終追遠,牢記革命先烈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保持和發揚革命戰爭年代那樣一股勁,那樣一種革命精神,才能把中國的事情辦得更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清明祭掃,千萬別忘了給革命先烈的墳塋添土獻花,千萬別忘了革命英烈散葬的孤墳。 |
相關閱讀:
- [ 04-03]連城縣溫坊村村民:祭奠紅軍英烈,82年從未間斷
- [ 04-02]“網絡中國節 清明” “清明祭英烈” 活動啟動
- [ 04-02]2016年“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正式啟動
- [ 04-02]20多名船政名杰后裔祭英烈 船政學生帶來67前畢業證書
- [ 04-02]20多名船政名杰后裔祭英烈 船政學生帶來67前畢業證書
- [ 04-01]建甌市公安局舉行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及祭奠英烈活動
- [ 04-01]鯉城區婦聯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