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自2016年起,中國1986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補助標準將提高至每人每年2萬元人民幣(下同)。中國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巡視員馬盛德在30日的文化部例行發布會上宣布。 自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開始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予以補助,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0.8萬元,2011年補助標準提高至1萬元。 馬盛德強調,這項補助主要用于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而不是生活補助。提高補助標準,將有效解決部分傳承人傳習活動中面臨的現實困難,對于提高傳承人積極性,引導全社會關心重視傳承人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各國政府都對非遺傳承人有不同程度的補貼。馬盛德舉例,日本對被稱為“人間國寶”的傳承人的補貼每年約合17萬元,韓國大約是7.5萬元?!拔覀兊睦硐胧?,以后國家財力允許情況下,補助標準在這個基礎上再有所提高,爭取基本解除傳承人的后顧之憂,使他能更加專心地從事技藝的傳承?!?/p> 同時,馬盛德介紹,非遺司已于2015年啟動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目標是在2020年前全面完成對300名年滿70周歲及不滿70周歲但體弱多病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進行搶救記錄。(完) |
相關閱讀:
- [ 03-14]國家級“非遺”閩劇將赴澳門演出 福州提前上演
- [ 03-13]當傳統成為傳說,何處安放我們的精神家園?——代表委員會診“非遺”保護難題
- [ 02-23]長樂傳統竹編喜籮技藝申請市級非遺 編花靠記憶
- [ 02-21]國家級非遺山西太原鬧元宵
- [ 02-19]揚州非遺元素首次亮相“蘇臺燈會”
- [ 02-14]非遺博覽苑里的春節:不是團聚是堅守
- [ 02-10]人民網評:從非遺上春晚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 02-08]春晚“非遺”元素受關注 傳統技藝面臨滅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