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揭旅游市場亂象:花錢從中國“買游客”
2016-03-30 08:08:03??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韓媒稱,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韓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在一系列惡劣環境中堅挺下來,主要得益于三大品牌的力量。首先是在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智能手機“Galaxy”和汽車品牌“HYUNDAI”。第三大品牌便是“中國游客”。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3月29日報道,中國游客為幾乎陷入貧血狀態的韓國國內服務業注入了新鮮血液。然而,在這樣的“中國游客業界”,最近正在發生一種奇怪的現象。 本月月初,A旅游公司從黑龍江省哈爾濱一家當地旅行社接到了20名團體游客,他們來韓國進行五天四晚的首爾~濟州團體旅游,價格為900元人民幣,折合韓幣只有16.2萬韓元。這一價格甚至遠遠低于從哈爾濱到首爾的往返機票價格,令人不禁懷疑自己的眼睛,然而卻是活生生的現實。 其中的秘訣便在于所謂的“人頭稅”。按照正常邏輯,A旅游公司應該向哈爾濱本地旅行社收取部分住宿、餐飲、交通等國內旅游費用才是,事實卻恰好相反,A旅游公司反而向中國方面支付了每名游客300元人民幣(約合5.4萬韓元)的介紹費用,相當于花錢從中國購買游客。于是,自然就會發生所謂的傾銷旅游等一系列問題。 “傾銷生態系統” 中國旅行社是甲方,只需要從大批爭著搶奪中國游客的韓國旅行社中選擇一家愿意支付較高人頭稅的公司轉介游客即可從中獲利。從抵達機場的一瞬間,所有費用就全部落到了A旅游公司身上,因此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節省開銷。 免稅店支付的銷售手續費只有大約7%,因此就必須將游客帶到與旅行社簽過特約購物合同的普通商家。 導游也紛紛為得到“優質顧客(可能進行高額購物的游客)”展開激烈競爭,甚至有人花錢購買游客。接下這批哈爾濱旅游團的導游P某向A旅游公司支付了每名游客100元人民幣、共計2000元人民幣(約合36萬韓元)的費用。他也必須使出一切手段回收這筆“投資”。 |
相關閱讀:
- [ 03-07]黑龍江借“天價魚”良藥治旅游市場病灶
- [ 03-02]旅游市場吁求監管守土有責
- [ 02-25]福建省對旅游市場秩序問題實行一票否決
- [ 02-24]冰城的“天價鰉魚”與鷺島的“變臉貝殼”
- [ 02-23]三亞治亂象贏游客信心 春節旅游市場暢旺
- [ 02-20]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強化旅游市場監管 明確12部門職責
- [ 02-20]國辦:支持媒體曝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典型事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