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武漢民眾接連舉報,稱經過一些繁華路段、火汽車站時,手機收到了各種來路不明的短信,武漢警方展開偽基站犯罪專項整治行動。該市警方28日通報稱,最近一個月破獲14起案件偽基站相關案件,共抓獲17人,收繳偽基站設備18套,搗毀制銷窩點一個。 近期武漢民眾經過一些繁華路段、火汽車站時,手機收到了各種來路不明的短信,這些短信有的顯示來自大型銀行的客服號碼,以兌換積分、網銀失去效等理由要求用戶點擊不明鏈接,有說可以無抵押巨額貸款,還有的自稱境外賭博網站等。 警方根據民眾舉報,快速介入調查,發現此類短信息是由犯罪分子操作偽基站發送,這些具有詐騙內容的短信干擾了市民正常通訊,更將違法犯罪的黑手直接伸向了市民隨身攜帶的通訊工具。為有效打擊犯罪,維護群眾財產安全和社會秩序,3月初,武漢警方啟動整治偽基站犯罪專項整治行動。 3月中旬,民眾反映在武漢光谷廣場周邊收到詐騙短信,疑似偽基站發送。3月18日,專班民警來到珞瑜路一帶展開布控排查。經走訪,民警在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停車場發現一臺行蹤可疑的白色面包車,該車車門緊鎖,車內無人。為了不打草驚蛇,便衣民警在不遠處展開蹲守。當日下午15時,一名男青年鬼鬼祟祟地來到面包車旁,打開車門,開始擺弄車內設備,并拿出一塊方形物體安裝在設備下方,疑似在換電池。民警迅速沖擊,將其控制。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沈某交代,3月16日下午,其將載有偽基站的面包車停在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停車場,每隔數小時來換一次電池,不到兩天時間,他就成功發送了數萬條短信。他還交代偽基站系從一家名為“新坐標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購買。民警當晚8時趕往位于江夏區九鳳街公司調查,在現場發現名字“高大上” 的科技公司實際上就是一間民房內的小作坊。兩名正在加班“研發”設備的嫌疑人被現行抓獲,兩套偽裝成行李箱樣式的偽基站設備半成品及一批偽基站組裝零件被繳獲。犯罪嫌疑人邱某和汪某承認了制造銷售偽基站設備的犯罪事實。 3月22日,民警在武漢江漢區巡控時,發現新華路協和醫院周邊有人使用偽基站發送內容為代開發票的短信。不久,細心的民警發現,有一個開車電動車馱著“運貨箱”的“快遞員”在新華路上多次經過,反常的是,該“快遞員”既不打電話,也不停車派發包裹。民警當即將其攔停盤查,發現“快遞員”電動車的“運貨箱”內裝的根本就不是包裹,而是兩套偽基站設備。 在證據面前,嫌疑人周某向警方供述,月初其在網上看見用偽基站發短信可以賺錢的廣告后,通過QQ與一名不明身份人員取得聯系,購買了兩套偽基站設備。為掩人耳目,他專門在電動車上定做了一個箱子用來存放偽基站,僅22日當天,他就用這些設備發送了近40萬條短信。目前,周某已被刑事拘留…… 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民警告訴記者,根據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出臺的《關于依法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偽基站設備案件的意見》,非法生產、銷售、使用偽基站違法犯罪行為,可依法以非法經營罪、破壞公用電信設施罪、詐騙罪、虛假廣告罪、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等8項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民警介紹,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發送的詐騙信息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冒用國內大型銀行的客服號碼發送信息,內容一般為手機積分換現金、手機網銀失效(故障),無抵押大額貸款等等,騙術為誘騙手機用戶登錄騙子偽造的“銀行官方網站”,進而套取手機用戶的銀行卡號、網銀密碼等信息,還有的犯罪分子在短信中提供的鏈接中植入木馬病毒,一旦點擊鏈接,病毒將下載到手機上,盜取手機用戶的個人信息;另一種為發送內容為賭博網站、開假發票的廣告,這些廣告也都是通過誘騙手機用戶繳納所謂“手續費”,或者讓用戶加入釣魚網站,進而騙取錢財的。 警方提醒市民,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不會發送短信要求用戶點擊鏈接或輸入各類私人信息,嫌疑人用偽基站發送的短信中的顯示出的所謂“客服號碼”、“官方網站”均為偽造;接受到不明的短信后,切不可以點擊其中鏈接,以避免被犯罪嫌疑人設置的木馬病毒攻擊;遇到無法確定的情況時,可以到公安機關咨詢、舉報。(楊槐柳 張宇馳 徐金波) |
相關閱讀:
- [ 03-18]福州部署新一輪偽基站治理 運營商升級改造網絡
- [ 03-18]五四路二環路口 專家曾建議架橋解堵 南公園年內完成改造 榕部署偽基站治理
- [ 03-18]福州部署新一輪偽基站治理 運營商升級改造網絡
- [ 03-18]福州部署新一輪偽基站治理 運營商升級改造網絡
- [ 03-11]小心微信“克隆好友”和“快車”偽基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