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公司發布《國家電網公司促進新能源發展白皮書(2016)》
2016-03-14 12:24:11??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三、目前新能源發展制約瓶頸及對策 目前部分地區出現的棄風棄光現象,根本原因是新能源開發與市場不匹配、跨省跨區輸電通道不足、電源結構不合理、政策機制不健全。 新能源開發與市場不匹配,部分地區消納空間不足。我國新能源裝機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而用電負荷集中在東中部地區。受經濟發展水平影響,“三北”地區負荷需求小,新能源消納的市場容量有限。加之近年來,包括新能源在內的各類電源持續快速增長,總體呈現電力供大于求局面。目前,全國新能源裝機占最高用電負荷和總裝機的比例分別為21%、11%,而新能源集中開發地區遠高于全國水平,蒙東新能源裝機占最高用電負荷和總裝機的比例分別為171%、35%,甘肅新能源裝機占最高用電負荷和總裝機的比例分別為143%、40%。 跨省跨區輸電通道不足,難以實現在更大范圍消納新能源。現有輸送新能源的通道能力只有1400萬千瓦,占新能源裝機比重不足10%。“三北”地區7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目前僅建成了±800千伏哈密-鄭州特高壓直流工程。±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2015年5月核準開工,計劃2017年投產,比酒泉風電基地建設滯后2~3年。 電源結構不合理,系統調峰能力嚴重不足。我國“三北”地區火電占比達到70%,而抽蓄、燃氣等靈活調節電源比重不足4%,東北僅為1.5%。東北地區火電機組中,供熱機組占比高,吉林供熱機組比例達到78%,冬季采暖季,保供熱和新能源消納的矛盾非常突出。據統計,2015年67%的棄風發生在供暖期,低谷棄風電量又占總棄風的80%。 政策機制不健全,影響新能源跨省跨區消納。我國電力長期以來按省域平衡,跨省跨區輸送需要國家層面規劃明確。大型水電基地一般在建設之初就明確了外送方向和消納份額,保障了電能的消納,但目前我國缺乏針對大型新能源基地消納送出的規劃,也尚未建立促進跨省跨區消納新能源的市場化機制。在目前用電需求不足,裝機過剩的情況下,各省消納外省新能源的意愿不強。 針對目前新能源發展存在的制約,亟需進一步加快特高壓跨區輸電通道建設,加快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新能源在更大范圍消納。一是加快跨區輸電通道建設。同步規劃新能源基地開發和配套電網工程,落實新能源跨省跨區消納方案,抓緊建設一批條件成熟、新能源基地送出需求十分迫切的跨區輸電通道。二是加強統籌規劃。統籌資源與市場、電源與電網,改變目前各類電源分別開展專項規劃的做法,實現電力系統整體統一規劃,科學有序安排新能源項目建設。三是加強市場機制建設。建立有利于新能源在更大范圍消納的市場化機制,促進新能源跨省跨區消納。 四、未來發展 按照國家能源局“十三五”能源電力規劃工作總體部署,國家電網公司編制完成《國家電網公司“十三五”電網發展規劃(建議稿)》,研究提出2020年建成東部、西部兩個同步電網,形成送、受端結構清晰,交、直流協調發展的骨干網架,實現更大范圍水火互濟、風光互補,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高效利用。 開發布局。預計到2020年,全國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4.1億千瓦,其中風電2.4億千瓦,太陽能發電1.5億千瓦。風電開發仍集中在“三北”地區,占全國的75%;太陽能發電開發集中式與分布式相結合,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達8000萬千瓦,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肅、新疆、蒙西等西部地區;分布式光伏達7000萬千瓦,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等東中部地區。 同步電網格局。圍繞清潔能源開發布局,擴大同步電網規模,建設跨流域、跨區域的互聯大電網,實現更大范圍水火互濟、風光互補、大規模輸送和優化配置。2020年,國家電網形成東部、西部2個同步電網格局,西部電網將西南水電,西北風電、太陽能、煤電等不同資源類型的電網進行互聯,解決新能源并網發電間歇性、隨機性、不確定性等問題,改善新能源外送電力品質;東部電網將長三角、京津冀魯、華中東部等主要受電地區電網進行互聯,充分利用大電網調峰能力,擴大清潔能源消納市場范圍。“十三五”末,國家電網“西電東送”電力規模從目前的1.1億千瓦提高到3.1億千瓦,“三北”地區通過特高壓電網向東中部負荷中心輸送新能源約1.48億千瓦。 配電網建設改造。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的指導意見》精神,按照《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要求,加強智能配電網建設,加快突破儲能技術,提高分布式電源和多元化負荷接納能力,實現分布式新能源即插即用及與大電網的協調運行,滿足東中部負荷中心分布式新能源發展需要。 五、行動與倡議 積極支持新能源發展是國家電網公司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電網公司將繼續努力,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開展“五大行動”,提出“三大倡議”,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動我國新能源健康可持續發展。 我們的行動:一是加大新能源項目配套電網投資,加快工程建設,盡最大努力保障2020年前年均新增風電2500萬千瓦、光伏發電2000萬千瓦裝機的并網和送出。二是加快新能源配套跨區輸電通道建設。2016年,加快《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以及酒泉—湖南、準東—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建設,力爭再核準建設張北外送特高壓交流、扎魯特—青州特高壓直流等一批特高壓工程。三是加快一批抽水蓄能電站建設。2016年,建成投產浙江仙居、江西洪屏抽水蓄能電站,核準建設陜西鎮安、新疆阜康、江蘇句容、福建廈門抽水蓄能電站。四是建設4個新能源創新示范工程。建設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送出與消納示范工程、深冷液化空氣儲能等大容量儲能示范工程、滿足大規模分布式電源并網需求的智能電網工程、覆蓋全網的高精度電力氣象數據集成和預報預警平臺。五是開展陽光扶貧行動。投資367億元,三年解決3.91萬個自然村未通動力電、8.67萬個自然村動力電改造問題,建設經營區扶貧光伏發電接網工程,完成公司承擔的五縣(區)31.9萬人定點扶貧任務。 我們的倡議:對政府的倡議,加強統籌規劃,統籌新能源與消納市場、新能源與其它電源、新能源與電網發展,科學制定“十三五”能源電力發展規劃;加快市場化建設,合理確定政府、發電企業、電網企業和用戶等各方主體在新能源消納中的責任和義務,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納的市場化機制;加強調峰電源管理,合理控制供熱機組和自備電廠發展規模,明確自備電廠參與系統調峰的相關要求。對行業的倡議,共商推動新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大計,共謀保障新能源安全、可靠、高效并網利用的良策,更加積極、更加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對用戶的倡議,全民踐行綠色發展、熱心參與新能源事業,為我國新能源發展貢獻力量。 |
相關閱讀:
- [ 03-11]國網莆田供電公司主動走訪客戶 力促“雙贏”
- [ 03-10]國網南平供電公司舉辦慶“三八”系列活動
- [ 03-09]國網南平市延平區供電公司:開展2016年度安規培訓及考試
- [ 03-08]巾幗展風采 奉獻譜新曲——記國網南平市延平區供電公司財務部高級師 黃莉
- [ 03-08]國網莆田供電公司開展聯合演練 保障“世錦賽”安全供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