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代表委員熱議落實新發展理念之五
2016-03-13 11:22:28?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暉 |
分享到:
|
???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題: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代表委員熱議落實新發展理念之五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吳雨、許晟、鮑曉菁 全面小康,必須是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民的小康。 如何深化對共享的認識?實現共享發展,從哪些方面入手?連日來,代表委員談認識、議重點。 ——決勝全面小康,共享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央關于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指出: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獲得感是共享的評判標準,也是全國兩會上熱議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李霞:“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發展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最終落腳點在民生福祉。” “共享發展理念回答了‘發展目標是什么和發展成果如何共享’的問題,突出了發展的公平性,主要任務是解決好就業、收入和社保等民生問題。”經濟學家辜勝阻代表說。 在共享發展理念指引下,“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明確了諸多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民生舉措:從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從更完善的社會保障到更廣泛的基本公共服務,從提升教育水平到健康中國戰略……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朱虹說,中央把縮小城鄉區域差距,作為釋放發展潛力的重要一環。“這為激發農村活力、推動三農發展提供了指南。” ——實現共享發展,將為全面小康提供強大動力。 由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 全國政協委員周新生表示,近年我國民生保障力度不斷加大,但在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領域,與百姓期待仍有差距。共享發展,就是更加注重公平、GDP含金量和老百姓的獲得感。 全面小康,不僅是量化指標的完成,更體現在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只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提升,才能聚合人心、激發力量,同心同德向目標沖剌。 民生問題,千頭萬緒。落實共享發展理念,要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 “在我看來,共享發展很具體,首先要解決好教育、醫療等民生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靈璧縣高莊村村民彭偉平告訴記者,“村里診所、鄉鎮衛生院醫療水平有限,只能看個頭疼腦熱,我們離宿州很遠,離徐州比較近,但報銷很麻煩,報銷比例也低。” “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彭偉平關心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有回應。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財政投入要更多傾斜于擴大社會保障、改善醫療衛生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公共服務短板。 “江蘇省2017年對衛生計生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這需要每年增長20%左右。”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王詠紅說,“我們免費為百姓提供12大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并擴大范圍覆蓋到流動人口身上。” ——落實共享發展理念,要橫下心打贏扶貧攻堅戰。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面小康最艱巨的任務,也是共享發展最緊迫的體現,必須重點攻堅。 “與已脫貧人口相比,現有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產生活條件差、自然災害多、基礎設施落后的地區,貧困程度更深,環境更惡劣,脫貧難度更大。”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表示。 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給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路線圖。 脫貧,最重要的是內生動力。 “涼山是四川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我們有1920個幫扶工作隊,近6000名工作人員進駐到村,走鄉入戶進行精準識別,一戶一策發展產業。我們立下軍令狀,今年力爭脫貧165000人,到2020年和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全國人大代表、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說。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