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成為中國邁向世界舞臺的"新名片"
【熊貓觀察原創】李克強總理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5年"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新的突破。"一帶一路"也是2016年和"十三五"規劃期間的重點工作之一,他要求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2014年,"一帶一路"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又把"一帶一路"作為熱點,指出將"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開發開放結合起來,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陸海口岸支點建設。
經過兩年多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已從理念落到實地,2015年正式進入全面推進階段,這一年中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4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2%,投資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薩克斯坦、老撾、印尼、俄羅斯和泰國等。已運營一年多的絲路基金和今年初正式開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從宏觀層面上更好地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鋼鐵、電力、通信等相關行業領域提供資金保障。
國際社會對待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的認識、理解與接受,在過去的兩年多里,經歷了一個從最初的茫然,到質疑,再到今天為之歡欣的轉變。
2月23日,在深圳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聯盟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巡視員歐曉理指出,"一帶一路"構想剛提出時,國際上積極、正面的聲音占大多數,但也存在一些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