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已經連續3年,在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上海代表團參加審議。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來到上海代表團,和代表們共商國是,并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在代表中引起了熱烈反響。我們共同來看一看與會代表現場感受,以及部分代表和嘉賓,對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進行解讀。 同排就座共商國是 代表熱議總書記重要講話 在昨天的審議現場,“小巷總理”朱國萍、農民工代表朱雪芹、以及奉賢區楊王村黨委書記孫躍明三位基層代表與習總書記一起坐在同一排,共商國是。 59歲的朱國萍代表是上海市虹橋街道虹儲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在她看來,習總書記已經是代表們的老朋友。 雖然今年是第九年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來北京參會,但朱國萍說與往常不同的是今年她在會場里的座位發生了變化。 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萍:總書記在當中,(然后)我們市長,市長邊上就是我。我做為一個最基層的社區書記,就感到總書記平易近人。 今年朱國萍在現場沒有發言,她說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總書記在會上再次提出上海要當全國的排頭兵,要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好,做實。 對于這兩點希望,來自基層的朱國萍特別有感觸。在她看來,排頭兵也是對每一個基層干部提出的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萍:我們每行工作的人都要認真把工作做好,認真去完成,就是我們總書記的希望。真正為老百姓做好實事,辦好實事,就是我們老百姓滿意了,我們總書記也滿意了。 朱雪芹是一家服裝企業的工會主席兼銷售主管,作為外來務工人員的代表,這次她也和總書記坐在同一排。 全國人大代表朱雪芹:總書記與我們的距離這么近,體現了現在群團改革方面的強基層,體現了對我們基層代表的重視,還有就是體現了我們在改革當中的決心。 孫躍明是上海奉賢區楊王村黨委書記, 3月5日晚上11點,記者在代表團住地見到他時,他正在給村民回著微信。原來,許多村民在電視上看到了自個村的書記和習總書記坐得那么近,都很自豪,紛紛點贊。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這是孫躍明第四次同總書記一起共商國是,這也是靠得最近的一次。 孫躍明說,在會上,他將總書記的許多話記在了本子上。其中,總書記關于民生工作的話語最讓他印象深刻。 全國人大代表孫躍明:民生工作量大,具有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要堅持不懈的韌勁,一件接著一件辦,貼近了去做,扎扎實實去做。 全國人大代表樊蕓:印象最深的就是總書記對上海的期待,總書記說在上海自貿區,要進行綜合試點和探索,在全國起到復制的作用。尤其是第二點,總書記說到了要支持,國企和民企都同樣重要,他們之間沒有相互抵消的關系,要支持國企和民企,都要做強做大,所以我們聽了之后也非常有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顧晉:上海要率先在國內建立高水平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這樣的一個創新中心,而且引進了很多國際上諾貝爾獎這樣的大牌專家在扎根上海,我覺得這個是在全國是有重要的引領作用的。而且對科技創新的重視,說明我們國家對產能結構調整以后,對科技重視。科技強國吧,我覺得我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其實挺受教育,挺受鼓舞的。 總書記指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代表們印象深刻。 全國人大代表花蓓:實際上是在不同的改革發展階段,對于政府自身的改革,它的要求是不同的。最初提出的是制度劃清一個界限,政府和市場和社會之前它有一個界線,它有一個權力的分界線,那么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可能這個要求更高。該退的退,該放的放,該取消的取消。同時有些該管的你不能不作為。 總書記希望上海繼續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科技創新的先行者,代表們充滿信心。 全國人大代表邵志清:幾個用詞我是印象非常深刻,你比如講要有勇氣、要有銳氣、要有朝氣,并且要以自貿試驗區為突破口,要推進改革開放攻堅。我覺得就多了兩個字要攻堅,說明我們工作的力度要更加強化。 總書記肯定上海“吃螃蟹”的精神 央視記者請到了上海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院長王戰,為我們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 記者:怎么理解習總書記對上海提出的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創新發展的先行者? 全國人大代表王戰:總書記肯定了上海“吃螃蟹”的精神,代表們都很激動。對上海做改革排頭兵、創新先行者的實踐予以肯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記者:總書記希望上海堅持以自貿區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深化改革攻堅,使自貿區建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您怎么理解總書記的這個要求?要創新一個什么樣的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王戰:在我們推進的過程中,自貿區一頭要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提升我們的開放水平。另一頭,自貿區一旦對接國際通行規則,就要進行制度改革。這是一個開放倒逼改革的機制。 記者:總書記強調創新發展理念,首要的是創新,而且還提了很多具體的要求。您怎么理解這些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王戰:首先要有開放、創新的理念。上海的科創中心是一個戰略,很多高新技術要靠我們自主創新,因此要搞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人才。政府要為引進人才創造條件,自貿區也要聚集一批搞創新的企業家。關鍵在于制度創新,不能理解為用一個特殊政策就可以做好。 上海張江:引進設施和人才 打造科創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上海的科技領域也引起了強烈反響。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楊曄:總書記每次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都會強調科技創新。今年他又提出來要以科創中心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創新發展,同時對張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布局和引進一批重大的科學設施,如量子通訊技術中心等。我們還在大力引進高端人才,目前已經有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張江工作。 先行先試 面臨挑戰和困難 看來,對于怎么落實總書記的最新要求,張江高科技園區在原有的實踐基礎上,已經在做更新的打算。那么,上海作為全國改革排頭兵、創新先行者又應該做哪些打算呢? 全國人大代表王戰:“日益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前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是總書記對我們的激勵。自貿區方面我們持續推進貿易便利化,創新監管機制。科創中心方面要為建世界級實驗室創造條件。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