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整GDP增速 外資機構稱仍“雄心勃勃”
2016-03-06 07:25: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中新社上海3月5日電 (記者 姜煜)中國將2016年GDP目標定為6.5%至7%區間,彭博的經濟學家稱,這顯示“中國依然雄心勃勃”。 野村證券和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專家則認為,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或可提高有效供給及為企業減負,從而作用于長期增長潛力。 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稱,中國將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定在6.5%至7%區間,顯示其依然雄心勃勃,這一目標具有挑戰性但是可以實現的。 據歐樂鷹分析,財政政策將在支持增長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擴大財政赤字率目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 歐樂鷹說,中國的改革重點是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產業去產能、適當處理“僵尸企業”,以及加強供給側改革。為達到改革目標并抵消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短期痛楚,中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支持或需加大力度。 野村證券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趙揚表示,中國對再度出臺大力度的總需求刺激政策態度謹慎,在這樣的背景下,從供給角度尋求治理之道就逐步加大了社會共識。 “從供給角度看中國宏觀經濟,主要問題在于效率不足,因此,我理解的供給側改革不僅是去產能,也不是增加總供給能力,而在于提高有效供給”,趙揚說:“如此,一方面‘補短板’,一方面通過改革提高了要素配置效率”。 趙揚認為,中國的供給側改革作用于長期增長潛力,若要實現短期增長目標則仍然依賴需求刺激。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錢軍稱,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或應從減稅入手,尤其是給中小企業和從事第三產業的新興行業企業減稅。 錢軍分析說,減稅是效果較好、副作用較小的方法,減稅雖然意味著政府的收入短期內可能會減少,但通過減稅刺激相關行業后,企業會更好地發展,政府的實際征稅因此也不一定會低很多。 錢軍稱,目前中國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負債水平從國際上看還是比較低的,所以中國的財政赤字再上去一點應該不會有問題。(完) |
相關閱讀:
- [ 03-05]李克強: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GDP增長6.9%
- [ 03-05]李克強:2016年GDP增長6.5%—7%
- [ 03-04]2015年澳門GDP實際收縮20.3%
- [ 03-02]美研究報告證實 中國官方GDP數據可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