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周舟)談到去年11月為期13天的海外調研,全國政協委員、農工中央書畫院院長汪國新仍覺得“很厲害”。 “我們的建議匯總后直接上報中央,作為中國‘走出去’戰略的決策參考。”69歲的汪國新早早就來到北京會議中心報到。 汪國新所說的調研是全國政協代表團赴阿聯酋、柬埔寨和日本考察,目的是通過海外僑胞和當地社會“了解外國人究竟如何看待中國”。 政協委員在中國國內考察、調研、參加座談會是常規動作,可出國考察算得上一次創新,尤其在當前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日益緊密,全球的經濟政治變化也深刻影響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情況下。 “一起考察的全國政協委員包括來自經濟、金融、教育、軍事各個方面的專業人才。”汪國新說。 自豪之外,更多的是感慨。“相比于硬實力,中國的軟實力遠遠跟不上。”汪國新發現,多數有關中國的作品政治化、臉譜化、丑惡化,藝術上更難以表達中國文化精神。 在今年準備的提案中,汪國新把題為《讓中國藝術精品溫暖世界》和《捍衛中華民族精神國土》的提案放在首位,希望國家能更多推動中國藝術走出去。 今年2月,汪國新穿越美國東西海岸,推廣中國書畫作品。他說:“每日行走在美國各地,希望他們看見一個普通知識分子,隨中國經濟發展而推廣文化事業,以一個小小的縮影,加強溝通理解。” 出乎汪國新意料的是,傳統的中國書畫在美國受到熱捧。一位美國收藏家從美國跟到中國來,要求收藏他的作品。 “這說明不是不能為,實在是我們以前做的太少了。”汪國新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展開,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正當其時,更為迫切。” 在全國政協代表團赴三國訪問時,汪國新還了解到海外僑胞在當地中文學校的學歷不被中國承認,不少僑胞被迫放棄中文學習。“海外僑胞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主體,如果他們忘了中國文化,誰來傳承發揚?我建議盡快推進學歷承認工作”。 汪國新說,以政協代表團的方式直接為中央決策提供智力支持,說明中央非常希望了解中國在外國人眼中的真實樣子。 “這正是一個政協委員的擔當,我愿意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個支點。”他說。 |
相關閱讀:
- [ 03-13]汪國新:文藝工作者是時代警鐘
- [ 03-10]汪國新點贊“四個全面”:為下一代創造健康的文化氛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