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杜燕) 2日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媒體公開曝光的性侵14歲以下兒童案例340起,同比下降33%。不過,7歲以下受害者占比達升至17%,受害者人群呈低齡化趨勢,且熟人犯罪占70.59%。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2日在北京發布“‘女童保護’2015年性侵兒童案件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根據調查報告,2015年媒體公開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40起,平均每天曝光0.95起,同比下降33%。不過,報告指出,上述統計僅基于公開報道案件。由于諸多因素造成性侵兒童案件非常隱蔽,難以被公開報道和統計,因此被公開曝光的案例僅為實際發生案件的冰山一角。 調查報告還顯示,2015年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件發現,被性侵兒童仍以7歲到14歲的中小學生居多,但7歲以下受害者比例占17%,較2014年明顯上升,受害者人群呈低齡化趨勢。 在性侵兒童案件發生地區方面,受害者為農村兒童的有80起,占23%;受害者為城鎮兒童的為220起,占65%。報告認為,這并不代表城鎮兒童被性侵案件比農村更為高發,而是說明城鎮地區兒童比農村地區兒童受到更為密集的來自家庭、學校及社會的監護。此外,城鎮地區司法部門的覆蓋面積廣、司法系統的完善及媒體活躍程度高等因素,使得該地區兒童遭遇性侵的案件更容易被立案及公開曝光。 調查報告還顯示,性侵兒童案例中,除了公開報道未提及雙方關系的未統計在內,熟人犯罪有240起,占70.59%;陌生人犯罪為93起,占比27%;網友犯罪有7起,雖然比例較小,但在互聯網發達的現今,教育孩子注意網絡交友安全非常重要。 性侵施害者中,熟人又包括教師、鄰居、親戚等,其中教師性侵71起、鄰居性侵33起,家庭成員性侵29起。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并取得受害者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及身份地位等優勢,使得性侵案件更易發生。 報告中談到2015年中國兒童防性侵教育現狀時指出,目前中國義務教育階段對于兒童自我保護及防范性侵相關教育嚴重缺失,像39%的家長從未向孩子講過預防性侵害的知識,“認為孩子還小”、“想教育但不知如何開口”、“認為學校會教育”、“怕教壞孩子”以及“害羞”是常見理由。報告指出,中國防性侵教育狀況亟須改觀。(完) |
相關閱讀:
- [ 02-29]美副總統拜登奧斯卡頒獎禮上聲援性侵受害者
- [ 02-26]科隆性侵案定性盜竊罪 大多數性侵者或將逍遙法外
- [ 02-26]科隆性侵案定性盜竊罪 大多數性侵者或將逍遙法外
- [ 02-19]德國科隆一難民營保安受到性侵指控 當局展開調查
- [ 02-18]科隆總檢察官質疑僅3名性侵事件疑犯為難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