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天津分公司 “煙筒不冒煙、鍋爐不見火。”大氣污染防治是關乎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國家把大氣污染防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京津冀的“霧霾防治”重點區域更是開展了多次聯合行動。據了解,天津市PM2.5的來源,揚塵污染占30%、原煤燃燒污染占27%、機動車污染占20%,天津市能源結構中,原煤燃燒比例占56%,每年消耗煤炭量5300噸,因此減少燃煤量和提高煤炭質量是減少冬季“供暖性霧霾”的重要手段。2014年,天津公開發布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精神的12條措施》,并提出重點任務分解表,對部分重點任務進一步明確了新的完成時限和進度要求。天津市環保局副局長謝華生向人民網記者表示,天津將來實行散煤清潔化替代,對全市自備電廠和35蒸噸以上燃煤鍋爐開展燃煤清潔利用;對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2017年底實施改燃并網或關停。 “改燃并網工程目標實現后,每年可減少燃煤357萬噸,二氧化硫排放2.86萬噸。2012年,天津市中心城區改燃并網工程啟動,燃氣供熱占0.8%、燃煤鍋爐供熱占65%;2014年,中心城區燃氣供熱占24%、燃煤鍋爐供熱占41.7%;到2016年,天津市計劃實現中心城區無燃煤供熱,”天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穆懷國介紹說。 制度建設助綠色理念化為自覺行動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重視下,黨中央不斷建立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追責相關體制機制。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告訴人民網記者,十八大以來,總書記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的講話、論述、批示超過60次,足見其對綠色發展的重視。 2013年5月24日,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他強調,“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 在2015年7月1日,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時他提出,要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對問題突出的地方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同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辦法規定,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堅持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原則。 2015年,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正式實施,國家意志落實成法律權威,規模最大、范圍最廣、持續性最強的“綠色保衛戰”正式吹響了“集結號”。 運城、嘉興、咸陽、揭陽、昭通、延邊……據統計,截至2015年10月底,環境保護部6個區域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對30個城市開展了綜合督查。在地方層面,除安徽、海南、甘肅、寧夏等4個省(區)正在或準備開展綜合督查外,其他27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對134個市開展了綜合督查。 2015年3月,在廊坊市環保綜合督查情況反饋會上,首次出現了黨委“一把手”的身影,廊坊市委書記王曉東出席會議并表態;隨后,江西省副省長、九江市委書記殷美根,銅陵市委書記宋國權,昭通市委書記范華平先后出現在本市的綜合督查情況反饋會上。“以前都是市委書記、市長叫我們去開會,現在是我們有需要就報告領導來開會。”河北省廊坊市一位環保官員告訴人民網記者,環保綜合督查給環保工作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親力親為。 2015年以來,環保約談的節奏也明顯加快。截至2015年10月底,環境保護部約談了長春、滄州、臨沂、承德、駐馬店、保定、呂梁、資陽、無錫、馬鞍山、鄭州、南陽、百色、張掖、海西州等15個城市的政府主要負責人。山東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術平被約談后,表態保證不會再受到第二次約談;百色市長周異決被約談后表示將親自分管環保工作。 通過環保約談,各地一批突出的環境問題也得到解決,有效推動了區域環境質量的改善。在環保法的嚴格要求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變“被動整改”為“主動整改”,在生產轉型升級時更多地考慮“綠色因素”。 廣州華潤熱電有限公司廠區 制度建設的日益完善推動了“綠色發展”理念落到實處。2014年,華潤電力對火電機組實施了100余項節能技改項目,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同比下降了25%、46%、47%。“國家的環保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企業,與其被國家標準追著走,不如我們一次性多投入,直接改造到位,這樣反而更能保證我們后續生產的節奏穩定。”華潤電力的一位項目負責人說。 循環經濟也是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有些地方已經和企業聯合進行了有益有效的探索。 產業園循環利用示意圖 (資料來源: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2014可持續發展報告) 廣西賀州的循環經濟產業園里有三個業務領域完全不同的工廠:電廠、水泥廠和啤酒廠。循環經濟的模式將它們連接到了一起:啤酒廠產生的中水電廠消納;電廠產生的粉煤灰、脫硫石膏被水泥廠回收利用;啤酒廠所需的水、電、蒸汽全部由電廠供給,排出的硅藻土、酵母泥、酒糟等循環交付水泥廠摻燒處理。 這樣的“混搭”,使得產業園從建設到投產都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豐收。產業園的綠色收益有多少?這些數字足以說明問題:賀州循環經濟園園區節約土地1050畝,每年節能降耗標煤29萬噸,節水78萬噸,廢水處理復用26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25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萬噸,產生循環經濟效益約1.94億元。 用法律樹立規矩,將個案變成常例,綠色發展理念如星星之火,漸漸燎原。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 綠色發展理念既包含了中華文明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傳統思想精髓,也展現了以習近平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對于中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科學判斷。 雖然困難眾多,任務艱巨。但可以預見的是,有正確理念的引領,有規范制度的保障,有上下齊心的行動,綠水青山“長出”“金山銀山”的全面小康可期!“看得見山水,記得起鄉愁”的美麗中國可期! |
相關閱讀:
- [ 02-29]臺北舉行自行車嘉年華 倡導綠色出行
- [ 02-29]安溪以淘汰落后產能優產業 開啟綠色發展模式
- [ 02-29]臺北舉行自行車嘉年華 倡導綠色出行
- [ 02-26]2016年銀行業風景依舊好 綠色信貸漸成“燎原之火”
- [ 02-26]農行詔安支行綠色通道服務特殊人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