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回應道歉門,在微博發布4000多字長文。方舟子回應道歉門,再因科學問題備受關注,“網友痛罵我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了”,方舟子的這篇文章或可以看到諾貝爾哥是一個怎樣的人。方舟子回應道歉門,稱不是他們欠諾貝爾哥郭英森一個道歉,而是“誰欠我一個道歉”。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最開始,是因為美國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的存在。隨后,一段5年前的節目老視頻被網友翻出,把工人郭英森、民間科學家、主持人張紹剛、嘉賓方舟子先后送上話題榜。眾多網友指責嘉賓和主持人屢次打斷郭英森說話,稱應尊重有夢想的人,“我們欠他一個道歉”。

2月22日晚,方舟子在微博發表四千字長文回應了這一說法。在方舟子看來,方舟子說,看到到現在還有那么多人在力挺“諾貝爾哥”,痛罵我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了,不正說明連初中都沒學好的中國人是非常非常多的嗎?初中沒學好當然也并不就低人一等,但是初中沒學好卻自以為比誰都懂科學,這就叫反智。這個事件也該讓大家明白,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還處于蒙昧的中世紀,還是義和團時代。所以做科普,講道理,要有不怕挨罵的勇氣。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微博發布長文

以下是方舟子《誰欠我一個道歉——關于我參與的“非你莫屬”節目》原文。首先發表于方舟子博客,23日上午@新語絲之光001 轉載至微博。
我在2011年春節前夕參與錄制的一期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視頻最近被翻了出來。因為在那期節目中有一個自稱“諾貝爾哥”的初中文化程度的下崗工人提到“引力波”,遭到我的“打壓”,而最近國外科學家宣布檢測到引力波,于是我就成了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的罪人,很多人說我欠“諾貝爾哥”一個道歉。后來人們發現“諾貝爾哥”說的“引力波”和科學界說的引力波不是一回事,這個“諾貝爾哥”還有很多不靠譜的言論,甚至被認為是精神病人,但很多人仍然因為我沒有尊重一個精神病人的發言權,沒有風度沒有教養,要我道歉。再后來又有人說“非你莫屬”這個節目是專門奚落、嘲笑人的,找了一個瘋子讓嘉賓玩弄,太欺負人了,還是要我道歉。非要把我弄成“道歉哥”不可。
臨錄制時,編導給了我一份選手的資料。我看到其中有一個“諾貝爾哥”自稱自己創建了“新物理學”,帶了幾個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要用它制造“無輪子的汽車”、“長生不老藥”,還說自己親眼看到外星人飛船,發明了新型飛行力學等等。我就跟編導說,怎么找這種搞偽科學的妄人做節目?讓他在電視上胡說八道誤導觀眾,還以為他真受科學界打壓了,影響不好。編導說是拿來當反面典型,讓大家知道民間發明不是都靠譜的。我說他搞的那些東西并不是什么“發明”,心理學界公認這種人其實是有精神病,媒體不應該去關注他,不人道的,而且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多數觀眾都沒有基本科學素養,反而容易支持這種人。編導說人已經到了,不能不讓他上臺,到時候你就把把關。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微博發布長文

那次節目來了八名選手,有的帶了自己的發明現場展示,有的只是提出了一個古怪的想法,連個模型也沒有,還有兩個是聲稱自己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除了“諾貝爾哥”,另外一個說自己證明了一個什么數學難題,得到國外學者的認可,還拿了一封英文回信給我看,其實那只是一封收到來稿的禮節性回函。這些人,有幾個得到主持人和嘉賓的一致贊賞和鼓勵,有幾個爭議比較大,即使是那個“諾貝爾哥”,也有三個嘉賓是支持他的,嘉賓們之間還自己吵了起來,企業界的嘉賓認為不應該鼓勵這種人,娛樂界的嘉賓認為要鼓勵夢想——瞧瞧,并非所有的嘉賓都“不尊重別人的夢想”的。
我不知道“非你莫屬”的其他節目是什么風格,但我參加的那期,對大部分選手都是很友善的,因為是春節,還通過評委、嘉賓給選手發了紅包。據說張紹剛的主持風格是毒舌,但在那一期,他并沒有表現出來,即使對“諾貝爾哥”,他也表現得很友善,被《法制晚報》雞蛋挑骨頭挑出的,也不過是糾正“諾貝爾哥”說要“讓中國成為20世紀真正的創新型國家”的錯誤:“21世紀!20世紀已經過去了。”
有人說既然找人做節目就要讓人說話,不能不讓人把話說完,有一個時評家還夸張地說“連一秒鐘讓他解釋的時間都不給”。半天的時間要錄八個選手,時間本來就比較緊,有的選手上臺說了幾句話,老板嘉賓一致滅燈,他就下去了。反而是這個“諾貝爾哥”因為有幾個嘉賓亮燈支持他,在臺上停留的時間比較長,說的話也比較多。但這是電視錄播節目,不是實況直播,后期制作時要控制播出時長和節奏,最后大家看到的,是經過大量刪減的。有的所謂打斷人家的話,其實是剪輯的結果。
“諾貝爾哥”后來要介紹他根據陰陽八卦發明的“新型飛行力學”和“長生不老藥”時,的確被打斷沒有讓他說下去,但那也是主持人和力挺他的嘉賓請他別再說下去。孫浩雖然不懂科學,但也不是傻子,知道什么“長生不老藥”是鬼扯,“諾貝爾哥”說得越多,只會讓支持他的人越尷尬,所以孫浩才說:“老郭,求求你別再說下去了。你那長生不老藥我不信。”
所以所謂的“打斷”、“不讓他做進一步闡述”,也和尊不尊重他沒有關系。何況對這種偽科學妄想,本來就不應該讓他胡扯浪費大家的時間。如果要讓他把他的“發明”都闡述完,一天都不夠,后面的節目也別錄了。
有人說,你不讓他把話說完,怎么知道他說得對不對啊?連“它的速度可以極大極大地超光速”、“陰陽八卦新型飛行力學”、“長生不老”都扯出來了,還需要聽聽他怎么闡述才能判斷他靠不靠譜,也太對不起自己受過的教育了吧?我還做什么科普啊?這些人遇到傳銷、接到行騙電話,為了表示自己有教養、會尊重人,是不是也要很耐心地聽完?
至于“引力波”,我知道那是愛因斯坦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來的,廣義相對論要用到非歐幾何,我看了都頭疼,不是初中學歷的人能懂的。而且理論上引力波極其微弱(太陽-地球這個系統的引力波功率大概只有200瓦),所以一直檢測不到,不可能用來制造什么無輪子汽車、長生不老藥。那是個娛樂節目,我不可能去講這些,講了也不會播出來。
我說了一句“他可能連初中都沒有學好”,可能讓很多連初中都沒有學好的人受刺激了。看到到現在還有那么多人在力挺“諾貝爾哥”,痛罵我把中國一個諾貝爾獎給搞沒了,不正說明連初中都沒學好的中國人是非常非常多的嗎?初中沒學好當然也并不就低人一等,但是初中沒學好卻自以為比誰都懂科學,這就叫反智。這個事件也該讓大家明白,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還處于蒙昧的中世紀,還是義和團時代。所以做科普,講道理,要有不怕挨罵的勇氣。(有刪減)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前情回顧

>>>“諾貝爾哥”郭英森
自稱超過愛因斯坦:節目組欠我道歉
在他看來,當初參加節目的有些嘉賓和老板,都欠他一個道歉,不過他說:“別人的道歉都能夠接受,方舟子的不會接受。”
記者:當初參加《非你莫屬》,初衷是什么?
郭英森:那是一檔專門的求職欄目,所以我去也僅僅是希望找到一份收入還行的工作,然后再用賺來的錢做研究。但當時我第一次上臺,有些緊張,再加上欄目組安排些環節,導致思路不太清晰。
記者:你在電視臺提出引力波,被嘉賓嘲笑,12盞燈滅了9盞,當時啥感受?
郭英森:說實話當時心里挺不舒服的,但是這種難受并不是因為自己的結論沒有被大家認同,而是自己沒有太多機會說話,以及那些老板們其實根本不懂,還嘲諷我。當時我一上臺,第一個環節過后,我心想完了,本來我還想提“UFO”來的,但后面也沒提。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嘉賓態度:各自不同

視頻被翻出,網友稱“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那么當時節目中的嘉賓和主持人如今對此又有什么樣的回應呢?
遺忘鼓勵派:張光北、關凌
張光北:參加的節目太多了,對這個事情已經沒有印象,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憑直覺吧,有夢想的總是要鼓勵的。
關凌:我正在坐月子,整個事情還不太清楚。關于引力波,我完全外行,那期節目我怎么做的也想不起來了。給通過,也是因為不管對懂不懂的領域,比如專業科學領域和未知的世界,應該尊重別人的愛好。
含糊表態派:天視傳媒、孫浩
天視傳媒負責人:這事我們不想太多回應了,大家各自發表意見。
孫浩:不接電話,但在微博上發表了意見:“那期節目播出,曾被很多人罵,因說自己是藝術家其實這不是我內心!也沒那么自大!只是覺得老郭很無辜!熱愛的事對與否沒人理解!情緒無處宣泄!給了老郭節目組規定惟一最高獎金!對慕巖也道聲歉,娛樂明星也沒錯到哪兒!一個導火索吧!時間呀!”
堅決回絕派:張紹剛
張紹剛:不行,不說。
另有借口派:董浩
董浩:這事啊,我這邊信號不好(掛電話)。

堅持自我派:方舟子
方舟子:我沒錯,為什么要道歉?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一百年前提出的,跟這個人沒有任何關系,他只是聽說了這個名詞就亂用。
記者:怎么亂用了?
方舟子:提出引力波涉及非常高深的數學,不是一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能理解的。引力波極其微弱,所以到現在才用極其精密的儀器檢測到,目前看是沒有應用價值的。
而此人卻說他能應用引力波來制造沒有輪子的汽車、長生不老藥,說明他說的引力波只是他的妄想,和科學界說的引力波不是一回事。
記者:為什么在節目中的表述不能圓滑點呢?
方舟子:對科學的問題是不能油滑、敷衍的。如果對這種偽科學妄想說鼓勵的話,一則是促使他更癡迷其中不能自拔,二則是在幫他忽悠。他不是在拉投資要研發引力波嗎?甚至要找貪官投資。
記者:作為科普作家,如果總是因為表述技巧和態度被公眾誤會,怎么能更好的傳播呢?
方舟子:科普經常要針對公眾的誤區,消除公眾的錯誤認知,所以不能迎合、討好公眾。中國具有基本科學素養的公眾可能只有1%,做科普挨罵是正常的,不挨罵不正常。由于批評中醫、科普轉基因,我已經挨了很多罵,不擔心再多一次罵。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前情回顧

結論來源于書本知識及邏輯推理
“我自成一個體系,沒有強大的邏輯,不可能得到這些結論”
有人認為,一個初中文化的人怎么能研究如此深奧的學問呢?并且“引力波”在百年前就被提出,老郭提出的引力波與愛因斯坦的引力波,只是一個巧合罷了。
記者:你是如何知道的引力波?
郭英森:我得到的結論,主要是來源于書本里的知識,再加上自己的思維邏輯上的融洽、邏輯推理,再加上直覺,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記者:但有人質疑你這是想象的。
郭英森:這不是憑空想象的,邏輯不融洽是研究不出來的,我這個自成一個體系。很多人也質疑我是臆想,但不是這樣,如果沒有強大的邏輯,是不可能得到這些結論的。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前情回顧

理論與研究成果方向不同
“愛因斯坦提的是理論,我的是研究成果我超過愛因斯坦”
記者:百年前就被科學家提出的推測,您再提出,你認為兩者有何區別?
郭英森:我沒有說過引力波是我提出來的,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的是理論,而我的是研究成果,我認為引力波是存在的,我說的是如何利用引力波造福人類,與理論吻合,雖然屬于同一個范圍,但方向不同。
記者:這個依據是通過實踐證實的嗎?
郭英森:這個東西從我個人的角度講,是沒有辦法實踐的,是需要大量的工作的。我現在敢說我超過愛因斯坦。
記者:超過愛因斯坦?
郭英森:因為愛因斯坦只是理論,而我這個有實用技術。節目中,他們一聽我初中學歷,就開始質疑我,但是我認為這些與學歷是沒有關系的,不代表不是高材生就不能研究物理,愛因斯坦開始不也就是小職員嗎?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 >>>網友聲音

科學是科學 尊重是尊重
對于視頻內容,網友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有的網友認為郭英森的言論就是偽科學;更有的網友表示支持他,但聚焦的不是科學,而是教養。
網友“風木_iMarvelous”:看了看今天刷屏的那個所謂五年前提出引力波的視頻,雖然節目里嘉賓多次打斷嘲諷那位諾貝爾哥的行為非常不禮貌也不妥當,但是回歸那位哥的言論,完全是扯淡的偽科學。還有什么“首提”引力波,您問過偉大的愛因斯坦了嗎?
網友“間諜之王”:支持的原因,不是他說的對與錯。而是我們的社會需要給人創造一種包容萬物的環境。可以任何人談自己夢想別人都不會說他傻的環境,可以容納別人是與非,對和錯的環境。
網友“A-K佛一笑”:我們應該對自己未知的領域閉嘴,尊重別人的熱愛。
網友“我叫婧婧不是靜”:科學是科學,尊重是尊重,老郭在節目中受到歧視,是嘉賓自我的素質問題,但是與科學無關。
方舟子回應道歉門>>>行內專家:“諾貝爾哥”只是瞎想

果殼網孫正凡、徐來發文稱:
《5年前節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下崗工人論證引力波,遭方舟子和Boss團集體圍攻》……“高手在民間”“欠他一個道歉”,這些標題在視頻網站肆虐,這樣的表述在社會化論壇上橫行。這樣的肆虐與橫行,與“引力波”或者“科學”并無任何關系。在這一場“輿論風暴”當中,“引力波”只是一根激起爆炸的雷管,它激發的是一種群體性的自我投射:對自己“夢想”的一種肯定,以及歸因的一種外化。
一個人可以沒有接受過訓練,可以有夢想,甚至可以滿嘴跑火車,但你得知道自己的言說并不可靠。當周圍人,尤其是“初來乍到”的領域的專業人士勸阻你時,最好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及時調整或者退出止損。反過來,不依靠努力,而是靠著各種形式的博取同情去謀求自己在科學領域內“一夜暴富”,甚至視所有勸阻為“陰謀”——助長與烘托這樣的行為,是對所有努力者的努力的嘲弄和踐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