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鄧莉蘋 在P2P行業已有超過4年工作經驗的小張(化名)明顯感覺到,P2P行業的薪酬有所下滑。 實際上,有這種感覺的并不只是小張一人,另一位P2P行業人士也表示,明顯感覺到同等職位的薪酬水平有所下降。 而深圳地區一位P2P平臺負責人王明(化名)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起,其所在平臺都在降薪,不只是新人,一些老員工也在降。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其實是讓薪酬水平回到了合理區間,對行業來說是好事。而且,對于一些比較高端優質的人才,行業仍然是愿意出高薪來挖的。” 薪酬水平下滑 “原來P2P行業客服的薪資有點經驗的都要6000元以上,現在好像普遍都是4000元左右了。”小張表示,高層次優質人才薪資沒怎么降,但要求也比以往高很多。 有類似感覺的不只小張一位,深圳地區一位P2P從業人員趙月(化名)也表示,一個普通的部門總監,曾經有平臺給出基本年薪達四五十萬元,還不計算其他股權分紅獎勵等;現在大多數月薪都在2萬~3萬元之間,工作一段時間再慢慢漲上去。當然,現在有的單位或者成熟的企業也會有這種水平,但只是少數。 據了解,過去兩年,P2P行業發展迅猛,人才也非常稀缺,常常一個人動輒年薪幾十萬上百萬,而這么高的人才成本也讓眾多的P2P平臺負責人高喊承受不起。一位P2P平臺負責人曾經抱怨,“你招一個人,可能覺得最多給到1萬多,但行業里都要給到2萬多,沒辦法,你也只能給了,要不然招不到人。” “開出的工資可能會是傳統行業的幾倍。”王明表示,有時候一個小平臺的CEO,一上來年薪就要100多萬,比一個支行行長的收入還要高。前兩年的薪酬太高了,現在也在慢慢回歸理性。 “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是行業薪資比較瘋狂的階段,行業處于快速膨脹的發展期,人才和市場缺口巨大,大量不合規平臺涌現,再加上平臺經營不夠成熟,使得行業人才成本翻倍式增長,因此也造就了大量投機者出現。”趙月表示。 小張認為,如今P2P平臺已過了前兩年的野蠻期。當時,互聯網金融算是新興產業,人才很匱乏,稍微有點經驗的人都叫被搶,而且當時很多人對行業也不太了解。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