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這是對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提出的殷殷囑托和明確要求,我們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自覺抵制西方所謂“獨立媒體”“新聞絕對自由”等錯誤觀點,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有效發揮引領社會、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作用,為黨和國家全局工作的順利推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習的中國夢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統領新聞輿論工作,必須認清西方所謂“獨立媒體”的本質。“獨立媒體”理念是西方新聞觀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謂“獨立媒體”,是指在財政、經費、所有權上獨立于政府和政黨的私人媒體。西方新聞觀認為,媒體只有獨立于政府和黨派的控制,才能保持“政治中立”,做出客觀、公正、準確的報道。據此,他們指責中國的媒體是黨和政府主管主辦的,沒有獨立性,因而就沒有客觀性、公正性。
其實,世界上任何一家媒體,無論在西方還是中國,都不是憑空創立、發展起來的,都有其主辦者、管理者、控制者,新聞報道都會體現特定的價值、立場和觀點。在中國,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新聞輿論報道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是天經地義的。在西方,所謂的“獨立媒體”雖然不從屬于政黨和政府,卻掌握在一家或幾家大家族、大企業、大財團手里。比如,《華爾街日報》、福克斯廣播公司、《泰晤士報》等都屬于默多克旗下的新聞集團。哥倫比亞廣播公司、MTV電視網以及聯合派拉蒙電視網,歸維亞康姆集團所有,英國《金融時報》和政經周刊《經濟學人》同屬皮爾遜家族旗下的皮爾遜集團。可見,西方新聞觀鼓吹的所謂“獨立媒體”,本質上是一個虛假的命題,“獨立媒體”可以獨立于政黨、政府,卻不能獨立于資本,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的“獨立媒體”。
“獨立媒體”不獨立,那媒體究竟為誰說話?這個問題要區分來看。在中國,由于我們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黨和政府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媒體為黨和政府說話就是在為人民說話,二者在根本上是統一的、一致的。西方則不然,由于媒體從屬于資本,因而不可能獨立于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誰出錢就為誰說話成為西方媒體的普遍認知。早在1925年,《華爾街日報》的威廉·彼得·漢密爾頓就撰文寫道:“報紙是私人企業,它不欠公眾任何債務,公眾也沒有賦予它特權,它完全是業主的私產”。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家周報的主編明確說:“廣告生意就是權力,誰給我們廣告生意,我們就給誰說好話。”西方媒體為大資本、大企業家說話的立場在一些關鍵時刻表現得十分明顯。人們猶記得五年前,當“占領華爾街”運動呼喊出“我們是占總人口99%的普通大眾,對僅占人口1%的人的貪婪和腐敗,我們再也無法忍受”時,美國主流媒體居然認為這“沒有新聞價值”。
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統領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劃清與西方所謂“新聞自由”的界限。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大肆鼓吹所謂絕對、徹底的“新聞自由”,指責中國媒體沒有“新聞自由”。國內一些人受西方新聞觀影響,錯誤地認為西方國家的媒體和記者很自由,可以隨意批評官員,甚至可以把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搞下臺,因而很羨慕和向往西方國家的新聞自由。那么,西方媒體真的享有所謂絕對、徹底的“新聞自由”嗎?答案是否定的。
西方國家政府雖不直接控制新聞媒體和新聞報道,卻十分注意通過政策傾斜、利益交換、政治壓力和公關活動影響媒體及其老板。比如,在美國總統小布什第一個任期的4年里,為有效地控制媒體,政府和公關公司簽訂了價值2.54億美元的合同。西方標榜的“新聞自由”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不能損害國家安全、政治穩定和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繼續存在的基礎,一旦觸及到這些根本的東西,西方國家會毫不猶豫地收緊“新聞自由”的口袋。2013年斯諾登事件發生后,在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國家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認為,斯諾登的“泄密”行為損害了“國家安全”,其結果將令美國及其盟友深感不安。在此背景下,美國媒體的報道都很克制很注意。無國界記者組織公布的180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聞自由年度調查,認為美國追緝斯諾登的行動侵犯了“新聞自由”。“9.11”事件后,美國媒體幾乎清一色、“一面倒”地進行“反恐”報道,美國之音僅僅因播出了幾分鐘采訪拉登和阿富汗塔利班領導人的節目,臺長便被免職,政府削減了幾百萬美元的經費,以示懲罰。可見,西方所謂“新聞自由”的實質是要服從于國家利益,服從于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對西方媒體來講,一條基本的生存之道就是:一邊高舉“新聞自由”這面旗幟以裝點門面,一邊嚴格把握自己的報道尺度,絕不觸及國家的利益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利益。
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統領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歷史和現實都證明,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國家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國家之禍。新聞輿論陣地沒有真空,正確的思想輿論不去占領,必然被各種錯誤的思想輿論占領。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就必須充分認識到,新聞輿論事業是社會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基礎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我們應當正確地而不是錯誤地發揮這種作用,從而為黨和人民造福。
當前,中國正處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歷史時期。從國內看,我們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國人民從未像今天這樣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此之近;從國際看,我們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日益走近國際舞臺的中心,國際社會日益關注中國、期待中國、借重中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絕不能對境內外各種敵對勢力搞亂中國、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掉以輕心,要充分認識到,新聞輿論一旦失控,會撕裂社會、搞亂人心、破壞發展,這種災難性的后果,當代中國是承受不起的。
山無脊梁要塌方,人無脊梁會垮掉。對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來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就是我們的“脊梁”,我們一定要挺起脊梁,以科學理論作為“定盤星”“導航儀”,扎實、有效地做好新聞輿論工作,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
【“求是網評”欄目投稿郵箱為wp@qstheory.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分享您的真知灼見,共同構筑網上思想理論高地。】 新聞觀,馬克思主義,輿論,價值,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