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20日消息(記者趙珂) 據(jù)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眼下,蘋果公司正在跟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FBI)進行一場廣受關注的對抗。他們發(fā)生對抗的原因是,F(xiàn)BI要求蘋果解鎖一部iPhone手機,而蘋果以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為由,死活也不愿意。 這部手機型號為iPhone 5c,原本屬于一名叫賽義德·法魯克的犯罪嫌疑人。去年12月,美國加州圣伯納迪諾市發(fā)生一起槍擊案件,賽義德和自己的妻子持槍血洗同事舉辦的節(jié)日聚會,殺死了14人,兩人也在警察突襲中雙雙被擊斃。 在隨后的調查中,F(xiàn)BI發(fā)現(xiàn)了賽義德的iPhone 5c手機,他們希望獲得手機中關于法魯克的個人信息,但是這部iPhone5c上了鎖,使用者已經不在,也就沒有人知道密碼。而且由于iPhone的加密技術,F(xiàn)BI竟然無法將其破解。 于是,F(xiàn)BI向法院申請讓蘋果為他們開個“后門”。當?shù)貢r間2月16日,美國加州法院判令蘋果公司專門寫一段代碼,以解鎖法魯克的iPhone 5c,但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卻拒絕了這一要求。這件事在全球掀起巨大波瀾,人們的意見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 美國白宮發(fā)言人歐內斯特公開表態(tài)說:“法院并不是要求蘋果重新設計他們的產品,或者為他們其中的一個產品設計“后門”,法院只是要求他們提供一個用來影響這部手機的東西,白宮全力支持司法部和聯(lián)邦調查局,因為他們進行的調查是為了了解更多關于這次襲擊事件的信息。” 但是,蘋果CEO庫克表示,F(xiàn)BI聲稱這個工具只會用一次,只用在一部手機上。但這并不是真的,一旦這個工具出現(xiàn),這個技術可以被一次又一次地重復使用,用在任何一部設備上。 硅谷的公司這次幾乎是集體為蘋果撐腰,谷歌、Twitter、Facebook等公司都表達了他們對蘋果的支持。美國電子隱私信息資訊中心主席兼執(zhí)行董事羅騰貝格說:“我認為他以不恰當?shù)姆绞桨堰@次調查變得政治化,我們確實有必要偵破這起罪案,警方也應該取得證據(jù),但是他們不應該試圖借此將事件擴大化,成為爭取為所有手機建立后門的行動。” 然而,也有人對評估的態(tài)度提出了激烈的批評。美國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說:“蘋果不讓我們破解槍手的手機,他們以為自己是誰?我們非得破解這部手機不可。” 紐約曼哈頓地區(qū)的一位檢察官說,法官的裁決是在為14位被害人及其家人伸張正義。而紐約警察局長比爾-布拉頓則指出,蘋果所持的其實一種偽善的立場:“坦率地講,我覺得恐怖分子和罪犯對蘋果公司用戶的威脅更大,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打著保護客戶利益的幌子,實際上是受到利潤的驅動,把他們的利益置于政府保護人們的生命之上。” 有分析認為,F(xiàn)BI一直一無法破解賽義德的手機,可能是因為蘋果手機系統(tǒng)特殊的保護機制造成的。例如,蘋果用戶可以在手機上開啟一個功能,限制輸入密碼密鑰的次數(shù),一旦超過這個次數(shù),系統(tǒng)就會擦除手機里的數(shù)據(jù)。 另外,蘋果系統(tǒng)還有另一個保護措施:時間延遲。每次在手機上輸入密碼時,系統(tǒng)大約需要用80毫秒來判斷密碼是否正確。這個延遲有助于防止黑客連續(xù)快速地輸入新密碼,導致破解密碼的過程會變得非常漫長。網絡專家李鐵軍表示,雖然黑客們曾經想出過破解蘋果手機的辦法,但這次似乎不靈了。 近年來,蘋果一直在采取越來越強的手機加密技術措施。相比已經推出了2年的iPhone 5c,最新的iPhone產品中,新增加了一種叫做“安全區(qū)域”的功能,令FBI更難直接破解。有專家認為,蘋果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一臺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破解的產品。 目前,蘋果有5個工作日的時間來進行辯論,證明法院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網絡專家李鐵軍認為,中國的互聯(lián)網公司也應該支持蘋果。 |
相關閱讀:
- [ 02-19]外媒:“蘋果支付”爭奪中國市場難度大
- [ 02-19]國產手機每臺最多賺100元 91%的利潤流進了蘋果口袋
- [ 02-19]蘋果高調“較勁”為哪般
- [ 02-19]蘋果向中國網絡巨頭叫陣 中國或成蘋果支付最大市場
- [ 02-19]“蘋果支付”喧囂中登陸中國 商業(yè)競爭莫忘網絡安全
- [ 02-18]蘋果公司與中國銀聯(lián)合作 Apple Pay上線
- [ 02-18]美媒:蘋果支付預計今將在中國內地正式上線
- [ 02-17]美法官下令蘋果解密殺手手機 遭CEO庫克拒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