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鄭州2月19日電 (記者 李志全)紅旗渠所在地的河南安陽官方,正醞釀將這一50年前修建在太行山懸崖峭壁的“人工天河”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此間正在召開的安陽“兩會”上,安陽市代理市長王新偉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6年的重點工作要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進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雖然民間多年前就躍躍欲試,但把紅旗渠申遺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尚屬首次。 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今河南林州市,屬安陽管轄)人民在極其艱難的物質和自然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有資料記載,50萬大軍劈山填谷開始建渠,歷經10年苦戰修通。 “這個消息令人振奮。”19日,最早倡導紅旗渠申遺的安陽市政協常委趙河銘告訴中新社記者,紅旗渠的宏大工程、精湛的技術和文化,具備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 在趙河銘看來,申遺的原意就在于對紅旗渠的保護。目前,紅旗渠最大的危機在于水源。一方面,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作為水源的濁漳河水對紅旗渠供水越來越少;另一方面,紅旗渠是地上建筑物,因而十分易損。 紅旗渠全長1500公里,但安陽官方計劃以紅旗渠總干渠為申報保護范圍,即從渠首到分水嶺段,全長70公里。 早在多年前,坊間就有紅旗渠申遺的聲音。2015年,藉紅旗渠通水50周年的機會,林州召開紅旗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動員大會,標志著紅旗渠申遺由民間轉入官方層面。(完) |
相關閱讀:
- [ 11-02]紅旗渠精神萬代傳
- [ 03-30]王岐山調研:紅旗渠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代縮影
- [ 03-30]王岐山調研河南 赴紅旗渠唱《定叫山河換新裝》
- [ 12-19]林州要不要改叫紅旗渠誰來定
- [ 12-19]林州改名紅旗渠市:善變通還是瞎折騰
- [ 12-18]河南林州市發文征求民意:改名"紅旗渠"市咋樣
- [ 10-10]新中國成就檔案:紅旗渠竣工通水
- [ 06-28]紅旗渠總干渠部分坍塌 八年兩大修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