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航程
2016-02-19 15:11:09?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十六論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成就 三年,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一瞬。但在中國的改革進程中,十八大以來的三年,卻成為意義非凡的一個時間段。三年里,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全新的狀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航程,正由這三年成功開啟。 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航程的三年,以四個打通為鮮明特征: ——打通了局部改革與全面改革的關隘,開啟了以全面改革推動中國復興的新局面。習總書記上任以來,既確立了“改革沒有完成時”的改革態勢,也確立了壯士斷腕的改革進路,更確立了搭建改革主體框架的總體目標。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統領改革的宏觀格局,體現出改革初始階段的局部籌劃走向改革當下階段的全面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全面深化改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確立宏觀制度框架;全面依法治國,為中華民族的現代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夯實制度基礎;全面從嚴治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牢靠的領導根基。打通局部改革與全面改革的關隘,不僅需要有觸及改革難題的政治勇氣,也需要有精細謀劃改革的政治智慧。 ——打通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發展的通路,開啟了中華民族從歷史通向未來的新歷程。中國現代發展一直處在內外強大壓力之下,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壓力之下的現代緩進,歸諸于傳統文化的阻礙。習總書記上任后就明確強調,必須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他將傳統文化中最為精粹的治國之道,引入現代國家治理進程。他隨時隨地引經據典,展現出對傳統文化的精心呵護與悉心援用。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他將傳統文化與當下處境緊密聯系,融會貫通,體現出超越歷史斷裂、超越詆毀傳統的現代理性姿態。 ——打通了民生工程與政治改革的瓶頸,開啟了中國轉型從生存向發展演化的進程。習總書記強調的人心問題,首先就是一個民眾在民生體驗中是否得到實惠、有否得到尊重的問題。人民觀得到高度的重視和厚重的闡釋,是近三年民生觀受到政治重視的顯著標志。從“權為民所賦”到“讓人民群眾參與、讓人民群眾做主、讓人民群眾受益、讓人民群眾滿意,真正使群眾成為利益的主體”,民生問題,不再是一個油鹽醬醋菜的瑣碎問題,而是一個政治授權和政治履責的嚴肅問題。正是在這樣的民生理念中,人們才能理解風雷火電一般襲來的反腐所具有的重大意義。恰如習總書記指出的,反腐之難,不是未經掂量。但民心所向,誓推到底。反腐聚集的民心,已經有目共睹;反腐所具有的積極功能,已經為舉世公認。 ——打通了內政治理與外交拓展的思路,開啟了中國發展從大國向強國躍遷的時代。近三年,中國外交的積極進取態勢,為國際社會注目。這種態勢,不僅體現在對國際棘手事務的主動、有效介入上,而且體現在以全球眼光謀劃中國的發展前景上。中國對歐洲事務的關注與處置,對美洲外交的積極進取與應對,對中東沖突與發展的影響,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都體現出中國將內政治理與外交拓展緊密勾連的嶄新思路。而“一帶一路”的大手筆謀劃,正在顯示其對中國及相關國家發展的積極影響和有力推動作用。中國的大國外交,不僅顯示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新形象,而且呈現出中國作為國際社會重要一員的不可替代作用。這是自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展現出來的國際形象。 風正揚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程既已開啟,必將乘風破浪,直駛彼岸。(國平) |
相關閱讀:
- [ 02-16]國平:“習式外交”打造全方位大國外交新格局
- [ 02-14]國平: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 [ 02-13]國平:在新常態引領下因勢而進
- [ 02-12]國平:以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強基固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