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在轉型中昂然前進
2016-02-19 15:04:5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內容摘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就,一些所謂的“中國經濟崩潰論”的論調也在事實面前一次次被揭穿。這些論調,或不了解中國國情與經濟實情而妄自推斷,或機械套用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模式錯誤預測,或出于某些利益驅動而有意散布。“中國經濟崩潰論”可休矣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看來,事實勝于雄辯,中國經濟在唱衰聲中昂然前進, 30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增長了100多倍,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從低收入國家進入到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大幅提升。“西方悲觀論”無力解釋中國經濟然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關鍵詞: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基礎設施;消費需求;崩潰;倡議;經濟增長速度;肖金成;西方主流經濟學;投資需求 作者簡介: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就,一些所謂的“中國經濟崩潰論”的論調也在事實面前一次次被揭穿。這些論調,或不了解中國國情與經濟實情而妄自推斷,或機械套用西方主流經濟學方法、模式錯誤預測,或出于某些利益驅動而有意散布。 學者認為,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低迷和不確定性尚未結束,中國經濟仍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總體復蘇背景下的重要壓艙石。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在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推進結構轉型升級背景下,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崩潰論”可休矣 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看來,事實勝于雄辯,中國經濟在唱衰聲中昂然前進,30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增長了100多倍,躍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從低收入國家進入到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大幅提升。 數據顯示,中國有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已從農業大國轉變為工業大國。學者認為,特別是“十二五”以來,我國工業化進程從中期步入后期,與之伴隨的是中國經濟持續的中高速增長。 張宇認為,中國經濟保持3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源于三重優勢:一是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階段優勢;二是與大國優勢同步的人口優勢、空間優勢、內需優勢、資本積累優勢;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具有很多新特點和新優勢。 “西方悲觀論”無力解釋中國經濟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金融地產崩盤論”、“中等收入陷阱論”、“制造業競爭力喪失論”、“人口紅利消失論”、“權貴資本主義論”乃至“社會崩潰論”等“唱衰中國”的陳詞濫調又開始出現。 |
相關閱讀:
- [ 02-19]漳州市召開經濟運行調度會
- [ 02-19]外媒:1月中國經濟數據出爐 新年開局令人鼓舞
- [ 02-19]云南省今年起對大學生參軍入伍實施一次性經濟獎勵
- [ 02-19]銀行家開年看經濟:“在謹慎中聞到一絲復蘇的味道”
- [ 02-19]中國經濟迎"開春":歐美觀察家呼吁抓住中國經濟"暖風"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