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 ”精準扶貧 讓殘疾人也獲得互聯網商業時代的紅利 除了日常優先招聘殘疾人員工外,大辦公區里的一半工位還用于殘疾人技能培訓。通過淘寶攝影、同城物流、必采網社區推廣站、網店運營、淘寶美工、網絡客服等工作崗位安置殘疾人,寧家芳說:“我以‘助殘扶貧’為己任,借助電商平臺幫助殘疾人脫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免費教會殘疾人技術和成功經驗,讓他們找到創業和就業的方法。” 必采網的32家社區推廣站已選點完畢,每個站配備2名社區推廣員,這兩名推廣員均為本社區或者就近社區的殘疾人,貧困家庭優先就業。3月底,這32家推廣站正式開站,64名殘疾人將全部到崗。 針對一些身體條件不允許出門工作的重度殘疾人,尼采依托太行山豐富的物產,開發“山楂系列”、“野核桃系列”手工編織品,教授他們手工編織技術,提供銷售平臺。還將在新鄉周邊的農村圍繞高效農業,結合當地特色種植合適的經濟作物如山楂、山藥、蓮藕,大棗等,通過在京東開設的太行特色館將本地特色銷售出去。做到扶貧到戶,成就“互聯網 ”的精準扶貧模式,讓殘疾人也能獲得互聯網商業時代的紅利。 “打不死的小強” 出生時大半張臉的黑色胎記嚇得奶奶認為他是怪物,把他扔了出去,媽媽不舍又把他抱了回來;上學時又遭到無數不懂事的孩童的嘲罵;一直成績優秀的他考上了縣里的重點中學卻因為臉部的殘疾而被拒收,當年父親跪在地上哀求校長的樣子深深刺激了他,讓小小的他暗自發誓今生定要出人頭地。 一路從求學到求職再到創業,臉部的殘疾讓他遭受了多于常人幾倍的挫折,也造就了他堅毅不服輸的性格。談話中他反復強調自己并未成功,只想用自身的經歷給其他的殘疾人做個屢敗屢戰的好榜樣。他說,社會的不公平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精彩,希望所有的殘疾人不要因為身體上的殘疾而摧毀了自己心靈的完整,不要因為身體的殘疾而給自己找不努力的借口。 也許時因為從小吃了更多的苦,心靈上受了更多的磨難,寧家芳更在乎他的家人、他的員工活的快不快樂。問他2016年希望自己的企業能達到什么規模時,寧家芳說,只要我的企業活著,只要我的家人和員工能更快樂的享受生活,我不求利潤能達到多少,企業能做到什么規模。 寧家芳稱自己為“打不死的小強”,踩過的坑多了,相信總有一天能走到平路上去。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