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2月12日電(記者連振祥)過了大年初三,甘肅農村就進入一個比較集中的“娶親嫁女期”,今年打算談婚論嫁的,基本上都在正月里完成。 記者在甘肅省靖遠縣農村老家過春節,也跟了幾場親事(甘肅農村將娶媳婦稱為“親事”)。交談中記者發現,如今農村婚事已經成為村民的沉重負擔,這種負擔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昂貴的彩禮,一方面是凸顯的“妻荒”。 “總算可以娶進門了。”兒子的婚事定在正月初六舉辦,李陽終于可以松口氣了。“給兒子說親快5年了,光媒人就托了4個,農村男娃找個媳婦太難了。”在靖遠縣的多個村莊,記者聽到了和李陽一樣的反映。 李陽給兒子娶媳婦,總共要花銷16萬元左右:給女方家彩禮8.8萬元,給女孩購買“四金”(金手鐲、金項鏈、金耳環、金戒指)和衣服5萬元,婚禮費用2萬余元。記者參加的3家婚禮,花銷都在14至16萬元左右。一些村干部說,這已經是目前農村婚禮最基本的開支了,一般很難低于這個數,而且只會漲不會跌。 為了娶媳婦,一般農村家庭至少要做好一個5年的彩禮儲蓄計劃,老天爺還要保證風調雨順,不能有天災。 除了昂貴的彩禮,目前比錢更嚴重的問題在于,農村女孩已成為“稀缺資源。” 一些村干部告訴記者,上學和打工,使農村女孩流失嚴重,除了春節,村里平時很少能看到成年女孩,都進城了。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逐漸向城鎮集中,而女孩子成為農村流失最多的群體,也是最不愿再返回農村的群體。日漸稀缺的女孩資源,導致農村性別失調,“物以稀為貴”進而助推了農村彩禮。記者發現,伴隨著女孩子的流失,農村光棍越來越多,30歲左右娶不上媳婦的男青年比比皆是,40歲、50歲仍然難以成家的也不在少數,農村男青年開始遭遇日漸嚴重的“妻荒”。 女孩子越來越少,村民們將托媒人說親戲稱為“抓苗子”,就像旱地里種莊稼,出苗成功率很難掌握,只能到處瞎抓。一些村民說,只要有“苗子”,錢多少都好說,能娶進門就行啊,相對于稀少的女孩而言,昂貴的彩禮已經不是問題了。 農村女孩越來越少,城市女孩越來越多,待在農村務農的男孩,為了解決媳婦問題,不得不進城打工,于是出現了農村男孩進城找媳婦的現象。幾個返鄉過春節的男孩子告訴記者,打工一方面為了掙錢,更重要的是為了女孩,農村女孩進城了就想嫁到城里,但也不可能全部嫁到城里,還是有不能如愿的,只要多接觸,總會產生感情的。“如果你不進城就根本接觸不上,就很難找上媳婦。”在烏魯木齊打工的王茂生說。 一些村干部擔憂的是,農村青年進城找媳婦,加劇了農村勞動力的緊缺,長此以往,將來誰來種地呢? |
相關閱讀:
- [ 02-10][網絡媒體走轉改]安徽廣德農村危房改造:讓百姓住的安心舒心
- [ 02-10]六部委聯合部署鞏固提升“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
- [ 02-08]上海姑娘陪男友回農村過年 看到第一頓飯立馬后悔分手
- [ 02-08]流動的站點 發展的腳步——探訪農村快件代收點
- [ 02-06]莆田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召開 陳立華講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