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危機引發四重“沖擊波” 大國博弈加劇
2016-02-10 16:46:15??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敘利亞危機爆發至今已近5年。據聯合國統計顯示,連年戰亂已導致該國超過25萬人喪生,100多萬人受傷,境內有650多萬人流離失所,另有約450萬人逃往境外避難。 敘利亞危機不僅給這個國家的民眾帶來了無盡的災難,也引發了嚴重的外溢效應。從涌向中東和歐洲的難民潮到迅速崛起的恐怖組織,從教派爭斗的全面激化到大國博弈的不斷加劇,整個世界都在越來越多地感受到這場危機引發的“沖擊波”。 “沖擊波”之一:難民大潮涌動 敘利亞沖突爆發初期就有大量該國民眾逃往鄰國淪為難民。然而,直至2015年大量難民涌入歐洲后,敘利亞難民問題才真正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雖然當前歐洲國家為敘利亞難民問題叫苦不迭,但實際上大部分敘利亞難民還是集中在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等幾個中東國家。 對于中東國家,難民帶來的更多是經濟負擔,而對于歐洲發達國家,難民帶來的更多則是社會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難民危機產生的根源是敘利亞沖突,因而支持敘反對派武裝與敘政府對抗的西方國家需要為此承擔責任。 讓難民享有基本的生活和安全保障是當下的燃眉之急,而要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危機,則需要各國合力推動敘利亞政治進程,實現敘國內和平,從而讓難民早日重返家園。 “沖擊波”之二:恐怖亂象叢生 敘利亞沖突爆發后,國家陷入混亂,“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趁亂局迅速壯大。 有分析人士說,敘利亞沖突已使這個國家成為極端分子的訓練場,他們不僅來自伊斯蘭國家,也來自西方國家。這些人經過訓練,一旦重新回到各自的國家,將會對各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近來,“伊斯蘭國”已制造了一系列震驚世界的大案:去年10月31日,俄羅斯一架客機在埃及西奈半島上空墜毀,機上224人全部罹難;11月13日,巴黎多地遭遇恐襲,至少129人死亡。“伊斯蘭國”還宣稱要在美國等地制造更多襲擊。 敘利亞分析人士烏薩馬·達努拉說,自西方國家開展空中打擊行動,尤其是俄羅斯去年9月實施空襲以來,“伊斯蘭國”面臨的形勢開始變得嚴峻。它試圖通過制造報復性的恐怖襲擊向外部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它仍有能力對世界進行破壞。 達努拉認為,“伊斯蘭國”在戰場上不斷遭遇挫敗,這可能會促使它放棄“建國”理念,不再固守特定地區,轉而采取恐怖組織傳統的活動模式,在世界各地制造恐怖襲擊事件。 “沖擊波”之三:教派爭斗激化 敘利亞危機還加劇了中東什葉派國家和遜尼派國家之間的矛盾,使整個地區陷入危險境地。 遜尼派的薩達姆政權倒臺后,伊拉克形成了一個什葉派掌權的政府,使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真主黨在地緣上連成一片,從北面對海灣國家形成了半弧形的包圍圈,令遜尼派掌權的海灣各國感受到很大威脅。于是,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聯合遜尼派掌權的土耳其積極支持敘利亞的遜尼派武裝推翻巴沙爾政府,以圖建立一個遜尼派政權。而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則全力支持敘利亞政府。這兩大陣營間的角力,不僅令敘利亞難見和平曙光,還波及也門,令這個國家也陷入戰亂。 沙特軍方近日表示,如果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國際聯盟同意在敘利亞展開地面行動,沙特也準備向敘派出地面部隊。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地回應稱,沙特完全是虛張聲勢,即使它真的出兵,也注定失敗。 分析人士認為,敘利亞危機如進一步升級,沙特和伊朗有可能在敘發生直接碰撞,甚至釀成大規模地區性沖突。 敘利亞危機一方面使原本缺乏互信的中東遜尼派和什葉派國家更加敵對,而這種敵對態勢反過來又加劇了敘利亞、伊拉克、也門等國內部的教派矛盾。 卡塔爾資深媒體評論員奈比爾認為,敘利亞危機使教派之間的矛盾更加激化,地區不穩定因素增加。 “沖擊波”之四:大國博弈加劇 在勢同水火的教派沖突背后,還有更多外部力量卷入敘利亞危機。 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在敘利亞問題上清楚顯現并不斷激化,同時雙方又為避免攤牌而盡力維持著“斗而不破”的狀態。 俄羅斯一再表示絕不會因本國利益在敘境內割裂出什葉派勢力范圍,但同時也堅決反對外部勢力插手敘政權更迭,并在外交和軍事上向巴沙爾政府提供支持,因此遭到美國的強烈批評。 美國長期支持敘利亞反對派。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表示,“只要俄羅斯追求錯誤的戰略,美國就不打算與其合作”。與此同時,美國利用“伊斯蘭國”消耗巴沙爾政府的力量,因此對打擊這一極端組織未盡全力。歐洲則對美國的政策亦步亦趨。 另一方面,土耳其、伊朗、沙特等地區大國出于不同目的紛紛介入敘利亞內戰,令這場沖突產生了沖擊整個中東地區政治安全格局的效應。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與沙特之爭主要源于教派爭端。土耳其動作頻頻則更多是出于對庫爾德人勢力壯大的擔憂。同時,這三國也都有爭奪地緣政治影響力、強化自身地區大國地位的目的。 這些地區大國本身又分別與美國、俄羅斯等世界大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之間的較量既是世界大國博弈的一種反映,同時也加劇了世界大國之間博弈的激烈程度和復雜性,其最終結果就是令敘利亞危機更難以化解。 |
相關閱讀:
- [ 02-10]“伊斯蘭國”“認領”敘利亞首都汽車炸彈襲擊
- [ 02-06]安理會就敘利亞問題舉行閉門磋商
- [ 02-09]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發生汽車炸彈爆炸事件
- [ 02-08]敘利亞政府軍逼近敘土邊境 距與土耳其邊界僅13公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