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州左右美大選“風向” 新州初選迎高光時刻
2016-02-09 20:40: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曦 陳曦 |
分享到:
|
中新社曼徹斯特2月8日電 題:小州左右美大選“風向” 新州初選迎高光時刻 中新社記者 王歡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投票式初選在即,以“全國第一州”自居的新罕布什爾州,迎來了4年一度的高光時刻。 冒著零下7攝氏度的低溫和暴風雪,當地時間8日的“決戰”涵蓋了30余場活動、跨越16個縣市,兩黨候選人悉數拉開陣勢,進行最后的拉票沖刺。 盡管是全美第五小州,但坐擁初選傳統、民風自由不羈的新罕布什爾州,卻在美國大選中扮演著“關鍵先生”角色,是兩黨兵家必爭之地,不僅被視為檢驗候選人吸引力的“試金石”,亦有攪動全國戰局的影響力。 新罕布什爾州初選時間上排在艾奧瓦州之后,但其并不采用黨團會議模式,而是選民直接投票決定贏家,這種初選方式已延續100年,特別是占比44%的無黨派獨立選民亦有投票資格,使得新州的初選結果精確性和指標意義更高。 新罕布什爾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王亦歌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直到比爾·克林頓前,所有本州初選的失利者,沒有一個當上美國總統。新州既是民意的風向標,又是正式選舉的起始地,政治地位在全美舉足輕重。” 新罕布什爾州人秉承著“不自由,毋寧死”的州格言,既不愿大政府、高稅收限制自由,又反對宗教至上的保守主義介入生活,是個不折不扣的搖擺州。 卡西公共政策學院民調專家安迪·史密斯承認,在新州初選歷史上,民調機構出洋相是家常便飯。因為這個被稱為“花崗巖”之州的選民向來有主見,一般不為全國民調的起落和競選廣告所左右。選民投票看重的是候選人實際的政策主張,更愿意與他們面對面接觸。 “我喜歡比較、評估這些候選人,”70歲的退休郵政工人迪金斯稱,臨近初選日自己的候選人名單仍未縮小選擇范圍,“我希望能見到他們所有人,在新罕布什爾州你可以這樣做。” 民主黨人8日不約而同選擇借名人效應營造“高大上”氛圍。民調遙遙領先的桑德斯繼續打出“青春”牌,操辦了一場投票演唱會,從加州請來知名樂隊和歌手與高校年輕人狂歡。 22歲的薩拉·穆勒面臨大學畢業找工作、支付學貸的負擔,“桑德斯的政策讓年輕人免費讀書、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我絕對站在他那邊”。 希拉里在哈德森一所高中的千人集會上,不僅有丈夫、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和懷有身孕的女兒切爾西攜手站臺助威,更有明星好友、演員泰德·丹森和瑪麗·斯汀伯根夫婦亮相拉票。 “這太神奇了,你在家門口就能見到這么多名人!”退休工人雪瑞·博吉手舉“Fighting for us”(為我們而戰)標語牌興奮地告訴記者,“希拉里的內政外交經驗都很豐富,在兒童婦女權益方面更是稱職的‘代言人’。”博吉認為,桑德斯如獲提名角逐大選,一定會被共和黨“吞噬”,希拉里才是標準的“黨代表”。 爭奪白熱化的共和黨陣營依然被大放厥詞的地產大亨特朗普搶鏡。手握民調支持率兩位數的優勢,“大嘴”在新州更加口無遮攔,先是在早場塞勒姆的見面會上稱杰布·布什像是被寵壞的孩子,讓1.1億美元競選經費打了水漂;其后在晚間集會又當著4000多人的面,用低俗詞匯抨擊克魯茲博眼球。 “特朗普是有點瘋狂。”62歲的退休電腦工程師吉姆向記者表示,“我不希望再由那些失去人們信任的華盛頓政客執掌白宮,選民希望借助這四年一次的選舉發泄對體制框限的不滿,也許特朗普能給美國帶來變化。” 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英語教授勞倫,今次帶領100名政治科學和媒體專業的學生前來觀摩初選,“也許這里不會產生最后的勝者,卻能使贏家提振士氣、提早排棄落后者。”在她看來,“不起眼的新州每到大選時就有強大的吸引力”。(完) |
相關閱讀:
- [ 04-26]美報告:美去年對華出口逾千億 大州小州都受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