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運期間的北京西站。張尼攝 大城市勞動力“候鳥式”遷徙難題待破解 其實,每年隨著春運啟動,“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都會上演“空城計”。 根據“高德地圖”聯合全國多家交通管理部門近期發布的《2016年春節出行預測報告》,全國10大人口短暫遷出量最高的城市中,位列前五的分別是北京、深圳、上海、廣州、蘇州。有媒體援引北京鐵路局的消息稱,截至2月5日18時,春運13天以來,北京鐵路局共發送旅客1071.25萬人,北京四站發送旅客共計 603.87萬人。 而另據“高德地圖”早前發布的“春節期間擁堵下降最大城市榜”顯示,春節期間,全國“堵城”減負程度前三甲為深圳、廣州和北京。 一方面,城市好不容易迎來“瘦身減負”,一方面卻又要面臨“用工荒”難題,這樣的矛盾恰恰反映出了超大城市迅速膨脹后面臨的發展困境。 “每逢春節,中國一線城市勞動力就出現‘候鳥式’大遷徙,這說明目前中國勞動人口就近、就地就業的比例偏小。”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導致勞動力“候鳥式”大遷徙的根本原因是,外來人口沒能夠真正融入大城市,他們的“根”還在千里之外的家鄉。 “基本公共服務未實現均等化,是阻礙外來人口融入城市的主因。”蘇海南強調,很多人還面臨住房壓力、看病難、子女就學難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一線城市春節期間的“空城”現象就會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但蘇海南強調,雖然需要促進外來常住人口融入城市,但一線城市也并非越大越好。針對近期“北上廣”等特大城市紛紛提出人口“天花板”的控制規劃,蘇海南指出,大量外來人口涌入“北上廣深”,是基于這里的就業和發展機會明顯多于其他地方,這說明資金、技術、信息等各種生產要素都過于集中在這樣的一線城市。 “大城市可以根據自身發展測算并設定一個人口紅線,但更重要的是政府應將資源合理配置到二、三線城市乃至農村,讓人們在二、三線城市或者農村就能找到用武之地,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蘇海南說。(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完) |
相關閱讀:
- [ 02-06]三亞整治春節旅游市場 海鮮店給回扣被罰二十萬
- [ 02-06]中共中央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
- [ 02-06]李克強:在2016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 [ 02-06]春節赴臺港澳旅游 這些事你要心里有數
- [ 02-06]春節朋友圈攝影大賽想奪冠?看明星示范拍照片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