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拳治理鋼鐵產能過剩:5年壓縮1.5億噸
2016-02-05 08:05:10??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正在不斷加碼重拳治理產能過剩問題,并利用市場化手段進一步化解產能過剩,鋼鐵行業首當其沖。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從2016年開始,在近年來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基礎上,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 《意見》指出,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要著眼于推動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要嚴禁新增產能,對違法違規建設的,要嚴肅問責。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達不到標準的鋼鐵產能要依法依規退出。另一方面,完善激勵政策,鼓勵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并重組、轉型轉產等途徑,退出部分鋼鐵產能。再有,要嚴格執法監管,強化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特別明確了加強獎補支持、完善稅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做好職工安置、盤活土地資源等一系列支持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政策措施。 記者了解到,盡管近十年來國家對鋼鐵業產能過剩頻頻調控,但是收效甚微。《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個協會取得的資料顯示,2003年鋼鐵行業產能近3億噸,2012年產能已經突破10億噸,目前鋼鐵產能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接近12億噸。而與此相對的是,全球需求低迷。中國冶金工業規劃院最新研究表明,預測2015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68億噸,同比下降4%,預測2016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48億噸,同比減少2000萬噸,同比下降3%。 “集中審批、管控競爭的方式已難以抑制產能過剩。”一位業內專家表示,目前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往往是地方政府財政支柱企業,涉及當地財政收入、就業、經濟穩定等問題。同時,現在過剩的產能不僅僅是落后產能,還包括結構性無序發展產生的大量先進的產能。這些都是目前產能過剩政策調控無法根本解決的關鍵問題。“我的鋼鐵網”咨詢總監徐向春表示,隨著國家重拳治理產能過剩,行業的洗牌力度會進一步加大,同時也會給鋼鐵行業后期的兼并重組創造更多機會。 |
相關閱讀:
- [ 02-04]國家網信辦春節前出重拳依法集中查處一批違法網站和網絡賬號
- [ 02-02]財政部重拳出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騙補行為
- [ 01-29]籃協重拳出擊:吳珂追加禁賽10場 馬克希爾追加5場
- [ 01-29]龍海市重拳打擊煙花爆竹違法經營行為
- [ 01-22]“動植物王國”云南出重拳 森警5年查處涉林案件11.3萬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