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二十七日,伊拉克一軍事基地內,美國士兵指導伊拉克部隊進行實彈演習。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2017財年的美國國防預算將于2月9日公布。2月2日,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講,專門介紹這一預算案。卡特稱,2017財年國防預算案總金額為5827億美元,比2016財年略有下降,但側重內容有所不同,歐洲防務、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研發投入以及深海、太空和網絡安全等領域成為重點。美國學者認為,新的國防預算著眼未來幾十年,“謀劃”長遠利益。
幾組預算數據可能引起不同解讀
卡特在演講中公布的幾組數據引起了媒體關注。
其一,撥款34億美元用于強化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這一數額相當于前一財年7.89億美元的4倍多。具體開支內容包括增加美國駐歐軍事人員,開展更多培訓與演習,改進軍事支援系統等,重點是中東歐地區。
其二,撥款75億美元專門用于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比2016財年增加了50%,其中包括花費18億美元購買4.5萬枚精確制導炸彈。
其三,撥款714億美元用于研發。用卡特的話說,“這是美國的其他機構難以企及的”。這一數額比上一年度增加13億美元,主要研發方向包括小型的無人機系統。另有一種新式高速炮彈,可由現行海軍列裝的槍炮發射,取代比較昂貴的愛國者導彈。
其四,投資81億美元用于提升水下作戰能力,未來這方面的投入將達到400億美元。在太空領域,將在上一財年增加50億美元的基礎上再大幅增加。在網絡安全領域,將投入70億美元,未來5年的投入將達350億美元。
在上述幾組數據中,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款項用途明確,其他幾項則有可能引起不同解讀,如對歐洲投入的增加被解讀為主要針對俄羅斯,提升水下作戰能力被解讀為主要針對中國。
仍是世界上國防開支最大國家
關于美國國防預算,記者1日參加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的研討會時,拿到了該機構提供的一份材料。數據顯示,1951至1990年,美國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7%,布什與奧巴馬執政時期的峰值是占比4.5%。2016財年的國防預算總額為6070億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
但以其絕對數額看,美國仍是世界上國防開支最大的國家,其國防預算約占全球國防開支的40%,相當于排名其后的十幾個國家的國防開支總和。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根對記者表示,美國的這份預算案主要著眼于“未雨綢繆”,目標是在危機發生之前有效介入,即所謂“離岸平衡”理念。具體來說,一是加強危機應對能力,二是加大軍事領先優勢,三是對一些所謂的“高端危險國家”保持威懾,平衡地區力量。
羅伯特·卡根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的地緣優勢得天獨厚,周邊沒有強鄰,因此沒有直接威脅,更多的還是被盟友、伙伴國們要求發揮領導作用。他認為,美國在安全方面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三個方向,歐洲、亞太和中東。《紐約時報》引用美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官員的話稱,“美國調整國防預算是對歐洲已經發生變化的安全環境所作出的長期反應,俄羅斯對該地區安全構成了很大威脅。” 美國和北約聯合部隊駐歐洲司令菲利普·布里德洛夫日前也在一份戰略報告中指出,俄羅斯是美國和歐洲安全的最大威脅,遠勝于難民危機或者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武裝襲擊。
而在前國防部副部長詹姆斯·米勒看來,美國的國防調整方向包括:一是維持軍事行動能力,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地的行動應加大力度,在阿富汗則不應全面撤軍;二是保持示范作用,讓美國的盟友及伙伴們清楚,美國的未來方向是什么,從而起到引領作用;三是著力提升戰略能力,即在導彈防御、太空作戰、網絡安全等方面加大投入,在未來的競爭中保持領先。
討價還價也是兩黨角力的過程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2日發表聲明,對美國政府欲增加國防支出提升在歐洲的軍事存在表示歡迎。有分析指出,受累于經濟不景氣,歐洲很多國家不斷削減國防開支,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歐洲的防衛能力。北約近日在其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中稱,2015年北約國防預算占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下降1.5%,為連續第六年下滑。
也有分析認為,雖然歐盟很需要美國的幫助,卻也擔心因此失去在國際舞臺上的獨立自主性。分析稱,華盛頓想要把自己對國際問題的態度強加給歐洲,并迫使歐盟國家追隨美國的外交方針。歐盟自創建以來,一直致力于成為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如果美俄對抗損害到歐盟的國際地位,歐盟將不會輕易允諾美國重返歐洲。
此外,美國即將公布的這份預算案,基本上是為下一任政府準備的。下一位總統來自哪個黨,目前尚不明朗。而卡特本人據稱將在2017年1月隨政府的更迭而離職。他的這一計劃能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實施,還有不確定性。
卡特一直強調技術研發與創新,而不是維持一支強大的軍隊。在這一問題上,他與軍方將領存在不同看法。對于軍方將領來說,更關注的是現實威脅,比如中央司令部對“伊斯蘭國”勢力的擴張更加擔心,國防部與軍方將領之間的意見不合影響到了國防預算的實施。
還有,國防預算案能否在國會得以順利通過,也值得關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主黨前眾議員對本報記者表示,他擔心這一預算案在國會引發激烈討論,共和黨和民主黨的花錢理念不同,凡是民主黨提出的建議,總會遭到共和黨的反對。這位在國會從政十幾年的前議員表示,預算數額與實際授權數額總是存在差距,關鍵要看白宮有多大的決心來推動預算案通過,討價還價的過程,也是兩黨角力的過程。
(本報華盛頓、布魯塞爾2月3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