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絕不是重復美俄老路 通過這些照片能看出中國在探月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航天專家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些高分辨率月面照片表明,中國并不是簡單重復美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做過的事情,中國的探月計劃起點高,是一種螺旋上升。這名專家表示,看到這些照片首先是非常震撼,如同親臨月球,中國使用的相機、傳輸的技術、照片的清晰度、拍攝視角都是美蘇之前拍攝月球照片和視頻無法比擬的,即便美國是航天員上去拍攝的。而且中國拍攝的還是全彩色照片,這不僅對于科學研究非常有意義,對于大眾的科普,特別是小朋友對于航天的興趣是非常大的幫助。 據這名專家介紹,嫦娥工程有三大科學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調查著落區和巡視區的地形、地貌,而這些照片對于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大幫助,比如公布的照片中有張拍攝到一個巨大的石塊,通過研究它的形狀、成分,可以對于月球演變加深了解。“嫦娥三號”降落的地點是月球虹灣區,這是人類第一次著陸的區域,了解這個區域的地形、地貌對于探索月球的起源、演變、地質構造都非常有意義。而研究月球對于人類了解地球的形成與起源有很大幫助。 嫦娥工程的另一個科學目標是了解著落區的月表物質成分以及可利用的資源。這名專家認為,這一目標僅通過相機拍照還不能實現,但可以將拍攝高清照片和使用光譜儀探測等手段結合起來。 對于中國此次發布月面照片,CNN的報道認為,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其網站上公布了這些圖片、視頻和科學數據,對于該國通常保密的空間項目而言,這次公開“甚為罕見”。而《獨立報》報道稱,美國宇航局以及歐洲航天局幾乎每天更新圖片和數據,不同的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往往守口如瓶,公布如此“大尺度”的圖片是不尋常的。此次公布的巨幅高分辨率全彩照片可以下載使用并且被上傳到在“行星協會網站”。德國《明鏡》雜志網站稱,這多虧了遍布世界的天文愛好者,他們向“行星協會”網站上傳了總共35G的月面照片。 不過,《環球時報》記者并未在中國國家航天局網站上找到這些照片。發布部分月面高分辨率照片的實際上是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月球與深空探測研究部官方網站。在該網站上,專門有一套探月工程數據發布系統。這里提供的探月工程數據相當豐富,以“嫦娥三期”為例,就包括地形地貌相機、月基光學望遠鏡、極紫外相機、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傳感器獲取的數據。下載數據首先需要注冊,注冊只需要填寫電子信箱地址和登錄名,整個注冊過程不到一分鐘。當然能夠獲得的數據也是分級的,不同的用戶權限不同。 將會如何助力中國未來探月? 高分辨率月面照片還引發了外媒對中國探月計劃的進一步關注。CNN稱,中國擁有一個登陸月球的雄心勃勃的計劃,未來兩年,將由兩臺“機器人”實施登月。2017年,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根據計劃將登陸月球并對土壤進行采樣返回。而2018年,中國計劃利用“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如果成功的話,中國將成為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報道還說,中國并未提到載人登月,但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最終會派航天員登陸月球。 對于這些照片對中國后續任務的幫助,中國專家認為,這些照片首先可以為探月工程相關系統的研發人員提供一個月面狀況的直觀感受,特別是虹灣區的地形地貌,這對于選擇下一次的落區將會很有幫助。而這些使人身臨其境的照片對于改進探測器和月球車也會有一定幫助。而通過研究這些照片,了解月球的成分、構成,對于未來人類開發月球資源、建設月球科研基地、能源基地也會有一定助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 |
相關閱讀:
- [ 07-09]俄媒:中國或向俄購買用于探月工程火箭發動機
- [ 03-12]探月工程鼓勵社會資本和企業參與嫦娥四號任務 計劃2020年前發射
- [ 11-01]中國探月工程返回器成功降落 回家之路扣人心弦
- [ 11-01]探月工程返回器成功在著陸區預定區域降落
- [ 11-01]探月工程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返回器返回地球 商業飛船“太空船2號”墜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