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屬于這個時代的文藝
2016-01-27 15:13:0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永遠為生活為人民而抒懷、高歌 近些年來,中國民協副主席、吉林省文聯副主席曹保明一直在做抗戰老兵口述史文化工程,從采寫、記錄到整理,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幾乎忘記白天和黑夜。他說:“文藝,就應該是感情,就應該是牽掛。沒有生活,就沒有感情,也不會有鄉愁和牽掛。我們要記住生活給予我們的養育,永遠為生活為人民而抒懷而高歌。” 分享一年來參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心得,專題培訓研討班學員感覺收獲頗豐。 著名報告文學作家蔣巍曾遇到一位患了老年癡呆癥的老兵,妻子、兒子誰都不認識,但只要問他叫什么、哪個部隊的,他會立即準確報告。蔣巍深受感動:“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感受,后來我走遍南疆、北疆,寫了一篇報告文學《致以共和國的敬禮》。創作的靈感和激情包括所有細節,都來自于人民的生活創造。” 據全國公安文聯主席祝春林介紹,新中國成立60年到65年的5年間,一共有2161位公安干警犧牲在自己的崗位上,平均年齡42.37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段。“每天都有新故事、新英雄涌現,特別需要更多文藝工作者深入到我們火熱的斗爭生活當中來進行創造。” 中國水利文協副主席王經國也表示,水利系統有100多萬職工,水利人在治水、管水方面,付出了很多艱辛,產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希望更多的文藝家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水利題材文藝作品。 培養文藝人才建設德藝雙馨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提到文藝創作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抄襲、機械化生產等等。對此,我們需要追根溯源查找原因。”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張宏認為,現在學校教育中,美學教育占比太低,很多大學生沒讀過幾本名著,缺少基本的文藝素養,人才隊伍建設成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的當務之急。 如何加強隊伍建設?怎樣更加廣泛地團結引導新的文藝組織和文藝群體? 中國影協副主席、北京電影學院院長張會軍談到,雖然電影事業發展迅速,但在電影教育方面還有很多不足。“作為藝術領域的行業協會和教育機構,如何增加凝聚力,團結年輕人,更好地為他們牽線搭橋,幫助他們成長成才,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沈強則提出,要把體制外文藝工作者納入工作范疇,加以正確扶持和培養。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副主席奚美娟談到自己的擔心:“現在很多中戲、北電、上戲等專業院校出來的學生都簽約到經紀公司。影視界近些年出現了一些負面的東西,其實跟這些快速發展起來的經紀公司缺乏監管有一定的關系。一些經紀公司為了捧紅這些簽約的演員,可謂不擇手段,慢慢也導致這些年輕演員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了偏移。”在她看來,文藝人才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環境的培育、熏陶,對經紀公司的監管必須引起重視。 打造“文藝工作者之家” 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聯組織提出的要求——充分發揮優勢,加強行業服務、行業管理、行業自律,真正成為文藝工作者之家,學員們各抒己見。 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宋妍提出“家+”模式,把文藝家協會的工作職能從“家”延伸到“界”,包括現有的專家會員、專業人士,還有在文藝愛好者當中有號召力的人。這樣,文聯既守住專業的根本,也體現出樞紐的作用,團結凝聚更廣大的文藝工作者。 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解曉勇認為,應從“三性”出發去理解文聯職能:一是政治性,要從政治上引導好;二是先進性,通過示范引領,樹高峰、抓精品、育人才,形成對藝術家群體的吸引;三是群眾性,加強聯絡服務,要實現社會的全覆蓋。 “文藝家協會是文聯工作的主干和基礎,要深入研究協會的組織體制、活動方式、會員管理等適應今天文藝界新形勢的機制體制;延伸工作手臂,通過多種途徑帶動各級文聯,形成全國文聯一盤棋局面。”內蒙古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宇說。 (新華社北京1月26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27日 06 版) |
相關閱讀:
- [ 01-27]兩部門學習貫徹習近平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
- [ 01-26]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 適應形勢發展,抓好網絡文藝創作生產
- [ 01-21]縣實驗幼兒園舉行“童心飛揚 童謠傳唱”文藝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